•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广告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财富管理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专版
  • B3:股市行情
  • B4:市场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从四个角度透视上市公司体质好坏——基于行业潜能的中国上市公司评价(2013)
  •  
    2013年12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研究·宏观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研究·宏观
    从四个角度透视上市公司体质好坏——基于行业潜能的中国上市公司评价(2013)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四个角度透视上市公司体质好坏——基于行业潜能的中国上市公司评价(2013)
    2013-12-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

      ■行业潜能是对企业所处的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评价。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行业潜能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由于考虑3年的增长,其他制造业延续了2011年度的高增长,行业潜能位居榜首,并远远高出其他行业。第二,传播与文化产业、社会服务业在过去的一年都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

      ■企业位能代表上市公司在所属行业中的地位。2012年上市公司企业位能有以下特征:一是机械、设备、仪表行业中的上汽集团在所有上市公司中企业位能最大,达90。除了两家公司,其他企业位能都在30以内。二是各行业内部企业位能表现不一。机械、设备、仪表行业的企业位能指标差距比较悬殊,整个行业中的公司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企业效能代表的是企业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2012年上市公司企业效能有如下特点:一,企业效能最高的达到209,效能指标在100以上的共有4家。另有部分企业的效能指标小于0.3,表明其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很弱,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二,各行业的企业效能分布也不相同。其中,信息技术业、金属、非金属业排在前后的企业效能差距非常大。

      ■企业综合评价是综合企业所处行业的潜能及自身经营状况对企业进行评价。2012年度上市公司综合评价结果有如下特点:百强公司中,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公司数量最多;其次数量最多的为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制造业。

      文眼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有发展潜力、能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的公司。这是常识。但在A股市场,情况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什么样的公司是有潜力、能带来投资收益的公司?不好说。一则因为在这个还在发展、完善的市场上,好公司并不一定叫好,常有“烂公司”股价飞涨;二则因为对公司的评价有分歧,标准不一,很难决断。上周末,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从四个方面对上年度2400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评估。所言不无道理,供投资人参考。——亚夫

      长期以来,学者和市场对企业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经营绩效的评价方面。但无论是专门针对上市公司的评价还是适用于所有企业评价的方法目前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如,大多数关于企业绩效的评价都是偏向于财务指标的评价,而单纯利用财务指标去评价一个企业是不全面的,因此加入非财务指标是企业评价的趋势;加入非财务指标的评价方法通常无法将指标量化,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大多数评价都是基于企业自身当前的情况进行的,而一个企业的好坏离不开行业的发展。

      目前,很多方法过于复杂,往往需要依赖于专业机构,这既影响了方法的通用性,也影响了评价的及时性和动态性。所以,构建一套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价的新方法体系意义重大。

      基于以上情况,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构建了一套基于行业潜能的上市公司评价方法,自2010年开始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试评价,并于2011年和2012年分别发布了评价结果。2013年度的评价报告是根据上市公司2012年度的年报进行的,以期这套全新的企业评价体系能为股东评价上市公司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工具。

      

      基于行业潜能的中国上市公司评价方法

      (一)评价方法设计

      1. 评价方法设计原则

      评价方法的设计离不开评价视角的界定。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会关注企业发展,对企业进行评价,但由于不同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同,他们对公司评价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债权人与企业之间是相关债权债务存续期间的契约关系,拥有的是债权本金和利息的索取权,所以,较为关注企业在债务期间内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能力,评价时主要侧重于企业的信用水平和偿债能力。

      非上市公司的股东作为权益资本的投资者,与企业有着较为永久性的契约关系,拥有企业收益的剩余索取权,承担着企业最终的经营风险,所以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因此评价时也主要从企业资产的质量、发展前景与风险、竞争能力以及长期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

      同样是股东,由于资本市场的存在,上市公司的股东通常会比较关心公司的市场价值。同时,由于具有比较便利的退出途径,某些游资也会投资于公司股票,但他们作为短线投资者会比较关注公司的短期盈利能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中介机构甚至企业的员工也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进行评价。

      在各利益相关者中,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评价是最为复杂的,也是大家所研究的重点,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立足于战略性投资的股东角度,设计上市公司的评价体系,即侧重于对公司长期盈利能力的评价。

      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等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流动、社会的变革、企业的变化,这决定了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评价将是经常性的行为,通过动态的评价,既有利于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以便及时纠偏,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也有助于股东决策的及时性。同时,对上市公司评价的动态性也决定了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不能过于复杂。

      最后,股东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价时,常常会涉及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比选问题,也应该使得企业自身的进步能够体现出来,所以,这也要求对企业的评价能够体现企业自身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甚至是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比较。

      2.评价方法具体设计

      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评价侧重于其长期盈利能力以及由此显现的市场价值。理论上已经对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获取途径进行了大量的论述,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有关学科分别从企业竞争优势、发展战略甚至企业内部产权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其中较有说服力的分别是产业组织理论从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资源理论从企业内部能力角度的分析。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一套从行业潜能、企业位能和企业效能三个角度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行业潜能用来评价一个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潜力;企业位能用来评价企业在行业中所处于的位置;企业效能用来反映企业的投资效率如何。

      这三类指标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即一个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离不开所属行业发展前景的影响,同时又受限于企业本身在行业中的地位(即话语权),而企业效能则侧重于企业当前价值的评价。

      在具体指标构建中,为了实现实用性,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量化的、数量较少的指标。本评价方法为每个评价视角选择一个指标,三个指标相乘的结果就是一个综合的评价。具体指标列示如下:

      (1)行业潜能

      行业潜能采用该行业内上市公司前三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值与所有上市公司前三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值的比值代表。

      计算行业潜能时的行业分类标准采用的是证监会的分类标准,总共13个大行业,其中制造业细分至二级共10个,因此行业分类共计22个。

      (2)企业位能

      企业位能采用企业当年营业收入占企业所属行业当年平均营业收入水平的比重来反映。

      (3)企业效能

      企业效能用市净率指标(P/B)反映,计算时采用企业当年的市净率与企业所属行业当年的平均市净率比值。

      其中,企业所属行业的平均市净率是以营业收入为权重的加权平均市净率值。涉及同时发行多种股份的公司,采用按流通股股数加权平均股价的方法来计算公司的每股市价,并按12月31日的外汇牌价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

      (4)企业评价

      企业评价值=行业潜能×企业位能×企业效能。

      根据上述指标的设计,行业潜能、企业位能、企业效能指标都是均值为1的指标,三者相乘的结果可以反映该上市公司在所有上市公司中的地位,如果高于1,代表其综合表现优于平均水平,而低于1则意味着是比平均水平差。该评价结果还可以用于不同行业的公司之间、公司自身不同时期的对比,同时还可以分析比较结果的成因。

      (二)评价对象与评价期间

      本次评价期间为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即2012年度的企业评价。评价的对象为中国A、B股所有上市公司,其中包含A+H股、A+B股和A+B+H股的上市公司,仅在海外市场上市的公司暂不评价。此外,对于暂停上市的公司,由于其存在较大的退市风险,且该类公司目前多处于破产重整、重大资产重组状态,不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因此将该类公司剔除不做评价。

      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共有2491家。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剔除了在2012年12月31日仍处于暂停上市的18家公司和期末每股净资产小于等于0.01的21家公司。因此,本次列入评价范围的上市公司共有2452家,具体分布见表1。本次评价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CSMAR数据库和同花顺金融数据终端,此外,部分数据来自大智慧行情交易系统,还有一些公司数据来源于各种网站。

      

      中国上市公司评价(2013)结果分布图

      针对2012年度年报的情况,对所有上市公司进行评价的结果见图1到图4。从中可以看出:

      1.2012年度22个行业的行业潜能均值为1.1563,标准差为0.5027。行业潜能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1.0到1.1之间,本年度受整体经济影响,22个行业发展情况比较平均。

      2.企业位能指标差距较大,其均值为1.0188,但标准差达到了3.2603,分布比较分散。这正好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规模差异巨大的实际情况。

      3.企业效能指标分布是比较集中的,但也有少数公司效能达到100以上,使得标准差达到了7.8062。这使得部分公司会由于其效能指标实现综合排名大幅度提高。

      4.企业综合评价的均值为1.0999,标准差为2.8210。看其分布图,可以发现与企业位能的分布图非常接近,体现出针对2012年度的评价结果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差异。

      

      中国上市公司具体评价结果

      (一)行业潜能评价

      行业潜能是对企业所处的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每个企业都是处于某个行业中的。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周期以及国家对某些行业的政策扶持等因素都会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对公司进行评价时选用一个反映行业发展状况的指标很重要。

      本评价方法采用的是营业收入的增长作为衡量上市公司所在行业潜能的评价指标,行业潜能的计算方法如下:

      行业潜能=行业三年的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全部上市公司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

      考虑到某一年的数据存在偶然因素较大,对整个行业的分析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反映出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因此我们选用了三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的平均值作为行业增长潜能的反映。

      2012年度行业潜能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我们具体的评价结果,2012年度的行业潜能具有以下特征:

      1.由于考虑到3年的增长,其他制造业延续2011年度的高增长,行业潜能依然位居榜首,并远远高出其他行业。

      2.传播与文化产业、社会服务业在过去的一年都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本次评价中行业潜能分别由上年度的第3、第6提升到第2和第3位。

      (二)企业位能评价结果

      企业位能代表上市公司在所属行业中的地位,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具体用营业收入体现),企业位能越高说明该企业在所属行业的地位越高,相应的市场份额越大,未来的发展前景越乐观:反之,企业位能越低说明该企业在所属行业的地位越低,有待改善。

      企业位能=企业评价年营业收入/评价年该企业所属行业营业收入的平均水平。

      根据我们的具体评价结果,2012年度企业位能指标有如下特点:

      一是机械、设备、仪表行业中的上汽集团(600104)在所有上市公司中企业位能最大,达到90,而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的企业位能均低于19,由于上汽集团的营业收入水平当仁不让位居行业老大,远远超出机械、设备、仪表行业的其他上市公司,其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不言而喻;排名第二的是中国联通,企业位能也达到了73。除了以上两家公司,其他企业的位能都在30以内。

      二是各行业内部企业位能的分布情况表现不一,如:木材、家具行业中,企业位能指标相差不大,这一方面是由于行业内的上市公司比较少,另外也表明该行业中各个公司的发展比较均衡;而机械、设备、仪表行业的企业位能指标差距比较悬殊,说明此行业中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水平相差较大,整个行业中的公司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三)企业效能评价结果

      企业效能代表的是企业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对于股东来说,其更关注的是净资产的市场价值。企业效能越高,说明该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净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越强;反之,企业效能越低,说明该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创造价值的能力越弱。

      企业效能的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效能=企业本年市净率 / 企业所属行业本年平均市净率。

      进行企业效能计算时需要剔除异常值,本评价方法界定的异常值为每股净资产小于0.01元的上市公司,对于该类公司的企业效能不予计算,也不列入行业平均市净率的计算。

      根据我们的具体评价结果,2012年度的企业效能指标有如下特点:

      1.企业效能最高的值达到了209,效能指标在100以上的共有4家。同时,部分企业的效能指标小于0.3,表明其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很弱,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2.各行业的企业效能分布也不相同,如:信息技术业、金属、非金属业排在前后的企业效能差距非常大,而食品、饮料制造业的最高值仅3.66,木材、家具制造业只有2.32,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最高效能值也只有3.84。

      3.跟以往相同,由于市场对部分ST公司的重组预期,使得其效能排名进入行业前十。对于这部分公司,投资风险较高。为了将企业效能的来源加以区分,可以进一步区分其效能的来源,以确定未来的投资价值。

      (四)企业综合评价结果

      企业综合评价是综合企业所处行业的潜能及自身经营状况对企业进行评价。因此,企业综合评价值反映了该上市公司在所有上市公司中的地位。

      企业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评价值=行业潜能×企业位能×企业效能

      分析201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综合评价结果有如下特点:

      1. 100强公司中,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公司数量最多,为16家,占比16%。究其原因在于列入评价范围的企业中,该行业所占比例最大,为19.54%。

      2.其次数量最多的为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制造业,有11家,占比11%。主要原因是行业潜能较高,年度排名第5。

      3.2012年度IPO暂停、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缓慢以及市场缺乏投资热情使得行业潜能和企业效能影响较小,进入前100的公司多数是由于企业位能的贡献突出。但也有少数公司受益于其他指标,如比亚迪由于行业潜能排名第1直接进入前10;厦华电子和东方金钰凭借其在位能和效能两方面都不俗的表现得以进入百强榜单。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市场对稀土资产注入昌九生化的强烈预期使得该企业2012年度的效能表现突出,在2013年度预期落空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恰恰警示了上市公司对市场对其的预期管理的重要性,更是提醒投资者理性预期问题。

      具体行业分布见图5。

      (课题组成员:张秋生 周绍妮 杨志海 李玉菊 张冰清 张丽芬 刘闷兰 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