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离海岛有多远
⊙记者 唐子韬 ○编辑 陈羽
近些年,国内大大小小的“艺术节”、“双年展”、“艺博会”,已经成为一些城市文创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品牌项目。
12月6日,第二届“ART SANYA艺术季”在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百花谷、华宇度假酒店成功开幕。如何在三亚这座以旅游产业为主要支柱的城市,形成长期、持续的艺术项目,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城市的旅游文化品牌,也是本次“ART SANYA艺术季”带给人的思考。
城市与艺术的“不期而遇”
第二届“ART SANYA艺术季”将持续3个月。这届艺术季集合了雕塑、装置、影像、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近三百件作品,有多名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学者参与,并将举办一系列艺术讲座和互动,成为这座滨海城市在旅游旺季的一项“明星”活动。
本届艺术季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主题展的主题是“不期而遇”:由来自国内与国际的艺术家作品组成;邀请展的主题是“艺术个案”:由两位国内著名艺术家的个展构成;新锐展的主题是“与未来对话”的青年艺术展;特别展的主题则是“向传统致敬”,由近现代传统绘画大师的经典作品构成。
策展人黄笃将本届艺术季定位为当代艺术在一个全新场所的“不期而遇”。在远离文化中心的海滨度假旅游城市举办当代艺术展虽然不是首次,但在他看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艺术的变革总伴随着“相遇”的问题。从彼时彼地到此时此地,当代艺术一直在经历着一次次“不期而遇”式的碰撞和冲突。在一个缺乏文化背景的地域,想要将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形式融会其中,并衍生出新的文化特征来,需要的不仅仅是照搬和挪用。当代艺术是对当下经验的呈现,对当代问题的质疑或思考;当代艺术的生长需要此时、此地的重新发生。
在这一点上,尽管本次展览与其他国内同类型艺术展在内容选择上并无太大差别——大多邀请的是当代艺术的主流艺术家、艺术团体。但在远离文化中心的“自由岛”海南,要想重新建立起具有传承性的当代文化,难度也相当巨大。本次艺术季的国内与国际展的并置,借助了海内外当代艺术主流力量,很好地突出了 “岛屿文化”的可塑性和国际性,并且规避了本地当代文化匮乏的问题。
本次“个案展”邀请了方力钧和邵译农两位艺术家。前者是当代艺术的“老明星”,他的架上作品大多已经成为经典,进入了美术史和博物馆;而后者,是近些年仍然保有充沛创造力的装置艺术家。在“青年展:与未来对话”中,一些作品没有显现出太多的世故圆滑。在对艺术表达材料的实验探索方面,一些年轻人显示出了勇气和洞察力。
在最近二十年时间里,中国当代艺术已经从几次变革的调和中变得中庸。从观念的求新,到图像的求新,艺术已经越发表面化、形式化、体制化、经典化。从博物馆、展览、画廊所构成的系统,到当代艺术家的精英意识和商业头脑,在艺术体制与市场资本的双重侵蚀下,当代艺术已经失去了应有的锐气。
当然,由于时间、资金、场地等等客观原因,我们不可能奢望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远离文化大陆的三亚能够生长出既有锐气又“接地气”的艺术。但如果三亚市政府和主办方想要将“ART SANYA艺术季”承办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品牌性和能够自我生长能力的项目的话,那就需要在艺术原生态产业链的发展上有长远打算并做足工夫。
文化艺术带动商业地产的延伸
据了解,山西华宇集团计划每年斥资千万,将“ART SANYA艺术季”做成常规项目,并力争打造成具有三亚城市特色的艺术节。
以商业地产为支柱的华宇集团,在太原、大同、北京、三亚等地分别设有多处购物中心、购物广场、精品商厦、大型超市、星级酒店。据业内人士透露,除已有的亚龙湾百花谷外,未来华宇集团也将在三亚进一步拓展文化商业地产项目。
而就在去年,张宝全的今典集团也在三亚连下两城,拿下三亚海棠湾、三亚湾两块地,此举使今典集团在三亚的三个海湾——亚龙湾、海棠湾和三亚湾将拥有7座五星级以上酒店。作为集团旗下的今日美术馆,其艺术品牌项目也得到相应延伸,“今日汇”等巡展艺术项目相继在三亚展开。
可见,文化艺术与商业地产的嫁接,将继续成为地产商们攻城略地的利器。然而,以当代艺术为主要植入概念的文化产业项目,不应只是文化地产的短期烧钱项目。一阵“文创产业风”刮过,形形色色的“双年展”、“艺术节”、“艺博会”,也应当成为艺术在某时、某地生根发芽的契机。
在碧海蓝天的度假胜地,艺术与商业握手。或许来自内地的开发商们在热衷于艺术的雅趣之外,大多更加在意他们地产项目的拓展可能。但艺术既然为商业服务,就不能只是妆点和摆设,而是要通过资金与政策的扶持,成为能够与之共处、共生的持续资源。在这方面,“ART SANYA艺术季”开了个好头,也在盼望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