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专版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特别报道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华商双债丰利
    1月6日正式发售
  • 基金公司业务模式或实现战略性突破
  • 纽银梅隆西部基金
    2013业绩大幅改善
  • 嘉实旗下9只股基年收益超20%
  • 投资中的变与不变
  • 汇添富首设股权投资子公司 基金进军一级市场破题
  • 建信中证500增强型指基正在发行
  •  
    2014年1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华商双债丰利
    1月6日正式发售
    基金公司业务模式或实现战略性突破
    纽银梅隆西部基金
    2013业绩大幅改善
    嘉实旗下9只股基年收益超20%
    投资中的变与不变
    汇添富首设股权投资子公司 基金进军一级市场破题
    建信中证500增强型指基正在发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中的变与不变
    2014-01-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尚志民

      

      2013年A股市场的结构性分化似乎给所有投资者上了一堂课,经济转型期也对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方式形成诸多挑战。伴随中国经济的转型,这种改变或许只是开始,在投资上我们也必须去适应这样的转型。

      在投资过程中,不变的是我们仍将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从我开始做基金经理的第一天起,我所认同的价值投资即是以成长性为基础的。这是因为中国作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重要新兴成长体,其中长期的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在此大的背景下,行业、公司成长的机会非常多,所以投资标的若无成长性很难说有投资价值。当今中国处于重要的经济转型期,整体上行业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公司保持成长的难度在增大,但我们仍需要强调成长的价值。只有基于成长性的投资思路,才能真正抵御转型中的不确定性和估值压力,寻找到逆周期的成长性才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

      2014年,我们在投资中变化的部分则来自于战术层面上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从传统行业转向新兴行业,从上游行业转向中下游行业,从生产制造类转向新兴服务业,从发展模式中主要依赖资本扩张方式转向更多依赖技术壁垒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综合而言,也就是我们将更重视中长期转型的机会,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去寻找潜在发展空间大的行业。另外的变化之处是在投资品种选择上,今后我们将更多聚焦在中等市值的上市公司标的。尽管在一些新兴行业内,很有可能出现快鱼吃慢鱼的现象,但作为一个稳健的价值投资者,我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已用良好的经营历史证明管理团队优秀经营管理能力的公司,尤其是这类公司在周期波动或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时,通常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当然,在传统行业缺乏趋势性机会的同时,部分传统行业的优秀公司积极转型,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其成功的概率也相当高。我们认为从中期看,在中等市值公司中,有望出现类似过往的“中联”、“苏宁”和“白药”这样的成长性投资机会。从我们选择成长股的一些经验来看,成功企业各不相同,但总有些类似的特点可以总结借鉴。因此,尽管我们也看好大家普遍关注的国企改革主题,但我们更为看好那些早就习惯于市场化竞争和游戏规则,甚至在一个行业内能勇于和善于打破游戏规则的“狼性”企业。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变化的是经济形势、行业景气及行业竞争格局,不变的是投资过程中我们对优秀企业的判断标准及对成长性的推崇。

      (作者系华安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