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路演回放
  • 7:市场
  • 8:艺术资产
  • 9:路演回放
  • 10:评论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人物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路依然崎岖
  • 一个“企业掠夺者”的
    资本战
  • 外论点击
  • 每天受贿近20万元的贪腐“传奇”
  • 存量发行马失前蹄为哪般
  •  
    2014年1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评论
    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路依然崎岖
    一个“企业掠夺者”的
    资本战
    外论点击
    每天受贿近20万元的贪腐“传奇”
    存量发行马失前蹄为哪般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路依然崎岖
    2014-01-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张敬伟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在今天象征性意义或许更大些。中国货物贸易的庞大反而凸显了服务贸易的孱弱。整体贸易结构上的不平衡与货物贸易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使中国仍难称贸易强国。在追求进出口贸易平衡、可持续增长、提高服务贸易出口、提升贸易后劲的征程上,不容我们有稍稍的喘气。而外贸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战略调整,是中国外贸的希望所在。去年秋天启动的上海自贸试验区,若能尽早释放出政策所期待的外贸新活力,对我国乃至周边市场,毫无疑问都具有示范效应。

      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2013年首次突破了4万亿美元这一历史性关口,达4.16万亿美元(25.83万亿人民币),进而取代美国成了全球最大贸易国,国际舆论对此理所当然给予强烈关注。分析人士因此估计,2013年中国贸易总额将超过美国2500亿美元,未来几年中美贸易总额的差距或还将继续扩大。从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到超过日本成为全球GDP总值第二大国,再到如今超过美国跃升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经济体量的壮大一次次凸显出今日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影响能量。

      国际贸易规模是衡量一国开放经济的标志,而其中重要衡量指标就包括国际贸易的绝对额,国际贸易占一国GDP的比重。就以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7.5%计,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将高达45%。而据美国最新的官方数据,2013年前11个月,美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53万亿美元,预计全年为3.7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额度占GDP总值16万亿美元的比重则为23%,这比中国低了22个百分点。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同时也反映了今天的中国人正享受着世界上最先进生产率带来的成果,国际最先进的技术、管理以及文化思想等与中国的融合度越来越强。无疑,这给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提供了坚实基础。

      还有一层特别的意义在于,中国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是在极端严峻的全球贸易形势下获得的,而且中国贸易总量也未能实现2013年8%的增幅。这也告诉世人,中国外贸出口虽然在国际金融危机后遭遇了重大挫折,面临着各种外贸保护主义壁垒,但外贸增量动力依然强于美欧日等主要贸易伙伴国。要知道,2013年的中国外贸,还接连遭遇劳动力价格攀升,外需市场疲软,人民币持续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多重阻击,取得如此的外贸业绩,着实不易,足以说明中国外贸极强的抗压能力。

      但今天的中国已过了为统计数据而狂喜自傲的年代。因为有13多亿人作为分母,GDP和贸易总量一被人均,“内涵”排名总会陡然下跌。且不说我国的服务贸易仍然处在低位,还不及美国的一半。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数据,2012年,我国进口商业服务位列全球第五,在出口的服务贸易中,次于美、德两国,位列第三。从官方到民间,国人的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有贸易专家就认为,虽然这一超越具有象征意义,中国货物贸易的庞大反而凸显了服务贸易的孱弱。整体贸易结构上的不平衡与货物贸易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使中国仍难称贸易强国。

      更何况,若再冷静分析一下,中国贸易在全球第一的靓丽外表下不无隐忧。最突出的是贸易不平衡,这包括出口和进口的严重不平衡以及出口贸易的不可持续性,前者带来的巨额贸易顺差,既是通胀隐患,又不时引发国际贸易纷争,后者因为服务贸易的短板而使我国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能源制约以及环保成本压力增大的新情况下处于被动地位,更遭遇欧美等发达体发起的一轮又一轮贸易战。

      预料,在成了全球贸易第一大国后,我国外贸还将面对更为严峻挑战。试举其荦荦大端者,便有外贸成本逐年高企,国内外贸企业竞争力降低;人民币持续升值且幅度较大,而且面临美国一直的政治压力,中国外贸出口缺乏后劲;还有占中国外贸半壁江山的加工贸易面临产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实际外资下降幅度较大,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正被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削弱这样几个方面。最新数据表明,去年前11个月,我国制造业吸引的海外投资较上年同期下滑5.7%,至647亿美元,比2012年下滑了7.1%。相比之下,劳动力成本很低的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资(FDI)飙升了逾80%。这无疑制约了中国外贸出口的发展后劲。另外,中国多年积累的产能过剩,对进口需求也是抑制。

      我们没有退路,必须创新外贸发展方式和构建新的开放体制予以破解;对于全球经济复苏、欧美外需市场提振带来的机遇,更要适时抓住。转型期的中国,依然离不开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来冲破中国现代化遭遇的重重迷障。新的一年,全球经济形势好转,尤其是美欧日三大市场经济复苏的趋势明显。总体而言,我国进出口形势前景可期。

      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我国外贸正从外延的量向内涵的质转化。我国的开放性经济体制正在从“外向”为主走向“内外兼修”。这个新变化,一方面舒缓了中国经济的外贸依赖性,另一方面也给中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只有靠内需外贸两大市场的合力,才能确保中国经济永续发展。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转型升级就没有前途,即使出口量维持高位,在劳动力成本提升和人民币升值所致的利润降低背景下,外需市场之路也会越走越窄。外需市场倒逼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最大机遇。

      此外,开放性经济体制的创新,为我国外贸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外贸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战略调整,是中国外贸的希望所在。去年秋天启动的上海自贸试验区,若能尽早释放出政策所期待的外贸新活力,对我国乃至周边市场,毫无疑问都具有示范效应。与此同时,内陆地区的开放战略,也给我国外贸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外贸活力。

      伴随着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美元升值预期的提升,对我国至少意味着美国市场向好、人民币或将相对贬值两重利好。这两重利好,有助于提升我国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当然,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也不容忽视,这对中国商品出口未必是利好,对于进口却是好消息。

      总之,中国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在今天象征性意义或许更大些。而我国将要应对的挑战却是实实在在的:在追求进出口贸易平衡、可持续增长、提高服务贸易出口、提升贸易后劲的征程上,不容我们有稍稍的喘气。

      (作者系察哈尔学会研究员,资深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