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对股市改革的艰难度长期性应有足够准备
  • 遏制了发行价格虚高,
    能否再遏制新股爆炒?
  • 全球货币治理:一种可能的选择与前景
  • 电子礼品卡成了节日公务送礼神器
  • 对老股转让应该确立的几项基本原则
  • 没有知晓一切的
    投资人
  •  
    2014年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对股市改革的艰难度长期性应有足够准备
    遏制了发行价格虚高,
    能否再遏制新股爆炒?
    全球货币治理:一种可能的选择与前景
    电子礼品卡成了节日公务送礼神器
    对老股转让应该确立的几项基本原则
    没有知晓一切的
    投资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球货币治理:一种可能的选择与前景
    2014-0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在可预见的未来,还看不到平衡全球货币治理的前景。但我们也并非只能被动接受而无所作为。中国的战略选择,就是矢志不渝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我们可以力争先成为全球货币治理中的股东,以股东身份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学会治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再争取更大的权益。

      □陈启清

      

      美联储启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计划给国际金融市场造成的震荡,再一次让世界体验到了当前全球货币治理的内在缺陷。

      在今天全球经济中,充当国际货币职能的有多种货币,但结构很不合理,突出表现为美元独大,其他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相对很弱。以国际储备货币为例,截至去年6月底,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61.9%,欧元23.8%,英镑3.8%,日元3.6%,瑞士法郎0.3%,澳元1.7%。这样一种货币结构,导致全球货币治理出现了一个根本性问题,那就是力量失衡,这又带来了责任与权利失衡、激励与约束失衡、美国和非关键货币国家之间政策失衡等多重后果。

      美元超越国界为全球各国所广泛使用,承担着全球经济金融交易的定价、结算、价值储藏的职能,拥有世界性的权利,但美元又秉承美国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仅承担美国的国家责任。美国往往从国内立场出发来决定货币政策。比如在2008年暴发了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单方面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出发点仅仅是为了拯救美国经济;2013年末美国决定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出发点也仅仅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在其决策清单中,国际要素考虑不多。除非国际要素会影响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老大的地位。

      在现有的治理框架下,美国作为“大股东”具有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手段,这种手段就是发行美元,而美元的扩大发行恰恰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因为这可以使美国向全球征收铸币税,可以让美国消费者通过进口提升消费福利,也可以让美国的企业享受更低的资本成本,这样美国就有强大的内在激励去发行美元。与此同时,美国扩大美元货币对外发行的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在历史上,世界曾经通过合约的形式约束美元的发行,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世界要求美国承诺按35美元/盎司的价格无条件兑换黄金,可惜的是1971年美国单方面毁约,制度上的这一约束荡然无存。除了制度约束之外,各国货币发行还有一个天然的约束,那就是通胀,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几乎没有发生过严重的通胀,这一约束也在削弱。

      由于美国有美元作为最强大的世界货币,拥有众多货币金融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而其他国家则成为全球货币治理框架下被动的承受者,在货币金融政策上的自由度日益缺乏,甚至陷入两难困境。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新兴国家普遍出现汇率升值、外汇储备快速增加、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各国也采取了很多手段来应对,但往往因为在利率、汇率等宏观政策上投鼠忌器,首尾难顾而收效甚微。在我国,上述这些问题更加突出,为了治理国内通胀,可能需要提高利率,但利率提高可能导致更多的资金流入,加剧外部失衡;为了治理顺差,可能需要人民币升值,但升值又会对出口产业造成冲击,内部经济可能出现增长下降、失业增加等问题,宏观经济调控的余地因此大大压缩。

      失衡的全球货币治理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那么我们能否从失衡的货币治理走向平衡呢?如前所述,美元一元独大有点类似公司的一股独大,解决公司一股独大有两种选择:一是私有化,大股东成为唯一股东;二是改变股权结构,提升小股东股权比例,提升小股东在治理架构中的话语权。类似的,改变当前失衡的全球货币治理也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货币一体化,一个世界,一种货币,即全球统一货币。货币统一从理论上来讲是可行的,但就像欧元区目前出现的主权债务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样,统一的货币如果没有统一的财政支持,很可能出大问题。如果统一的财政能实现,那么全人类都联合在一起了。这可能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梦想。

      剩下的选择就是提升非美元货币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欧元的问世,曾对美元产生过不小制约,但经历了多年的债务危机,如今欧元身陷囹圄,制约能力大降。其他货币中,英镑、日元、加拿大元的竞争性很弱,基本都是美元体系的跟随者,澳元最近几年上升很快,但由于其经济结构的单一性,未来似乎也很难有所作为。如此,希望只能寄托在一些新兴的货币上,比如人民币。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顺应市场需求快速推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在上升。但这条道路注定是漫长曲折的,人民币在多长时间内能够对美元形成制约,只能等待时间去检验。

      以上两条道路都显得过于漫长,那现实中我们可能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在现有的治理架构下构建约束机制,就像现代公司治理中在不改变股权比例的结构下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一样。比如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独立性,增强IMF在全球货币金融事务中的监督权。这个选择相对比较可行,但其实效性很低,很难起到平衡美元的作用。

      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这个世界还看不到平衡全球货币治理的前景。在这种判断下,那我们是否只能被动接受而无所作为呢?也不尽然,全球货币治理短期难以改变并不意味着其中的单一主体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中国在这一失衡的货币治理中的一个战略选择,就是矢志不渝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既顺应了全球平衡货币治理的需要,同时也能改善中国在全球经济金融中的定位。原来因为我们是穷人,基本不参与全球货币治理,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力争先成为全球货币治理中的股东,以股东身份参与治理的过程中学会治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再争取更大的权益。这可能是我们能看得到的前景。

      (作者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宏观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