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股改革意见,网下投资者报价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预先剔除申购总量中报价最高的部分,剔除的申购量不得低于申购总量的10%。而从目前完成网下询价的新股看,申购报价剔除比例都在20%以上
⊙记者 曾雯璐 ○编辑 李剑锋
近期打新无疑是市场热点。截至目前,已有10多只新股完成了网下询价。从询价情况看,公募基金、券商自营等机构表现出了极大热情,偏离公司合理估值的高报价现象仍有存在。
有参与新股询价的券商研究员向上证报记者表示,“整体上看机构报价还是偏高,至少市盈率没有比2012年时低。主要是经历了一轮漫长的IPO暂停,还有拟上市公司财务核查,大家普遍认为首批开闸的新股不会有太大问题,打新是目前重要的投资机会。”
从各只新股的剔除比例也可以看出,机构的打新热情不减当年。按照证监会此前发布的新股改革意见,网下投资者报价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预先剔除申购总量中报价最高的部分,剔除的申购量不得低于申购总量的10%。而从目前完成网下询价的新股看,申购报价剔除比例都在20%以上。
比如良信电器,网下初步询价申购的投资者435 家,剔除的申购量占初步询价申购总量的比例达到80.46%。良信电器最终发行价19.1元,发行市盈率为24.64倍,其所属行业最近一个月的平均静态市盈率为26.79 倍,估值在合理范围,但有券商自营账户和保险机构报价接近40元。
又比如思美传媒,网下初步询价申购的投资者有539家,最后剔除初步询价申购总量的66.61%。思美传媒最终发行价25.18元,某信托自营账户甚至报出了60元的询价高价。
沪上某资深保代向记者分析称,“我们看到首批大部分新股定价还是比较合理,主要是因监管层有意抑制新股定价虚高,使得不少企业主动压低发行价。另外,投行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网下配售机构可以进行充分沟通,要平衡配售机构和上市公司利益,而不再是从前那样倾向上市公司。不是说定价越高越好,还要考虑上市之后股价是否有上涨空间,网下配售的机构是否能够获益。”
而贴近10%剔除比例的新股定价则会表现较高,比如炬华科技。据公司发行公告,炬华科技剔除报价部分占比为18.09%,符合相关规定,最终定价55.11元。尽管如此,还是有多家券商自营账户、资管产品或者公募基金给出了60元以上的高价。
不过,也有部分机构回归理性放弃了高报价。比如楚天科技,最终定价40元。楚天科技剔除报价部分占比仅为11.16%,紧贴着10%的红线。
“新股众多,要考虑到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合理估值防范破发。”沪上某基金公司投资人士告诉记者。该基金公司多只产品的报价也均落在有效报价区间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