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业内一些久经市场的基金经理而言,2014年的春节前夕可能是历史上最没劲又最纠结的一段日子了。说没劲,A股市场进入了第六个持续调整年头,仍然看不到像样反弹的迹象。说纠结,无论是宏观经济的发展、还是成长股行情的发展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与此同时,随着新股的发行,对资金面的关注渐渐成为基金经理这个族群的关键看点。
⊙本报记者 宏文
新股发行影响难以判断
业内做了十几年投资,老Z的判断在他周围的人群中很有影响力。但是,他今年也坦言,不太看得清楚,其中一个原因是资金面的变数太大。
在他看来,新股发行通常是市场资金面的重大考验因素,所以,他从去年末以来对行情并不看好。但是,今年的新股发行成为众矢之的,新股暂缓发行申请一棒接着一棒,让人有点摸不着头绪,对于新股发行快速推进的判断现在看来要调整了。
此外,2014年信托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风险爆发已有端倪,能源相关产品预计将明显出现兑付压力。这对A股市场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再往更大了看,宏观经济目前稳步下行趋势不变,这令资金面同样面临双重考验。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作为流动性的最大蓄水池在这个变局下究竟将对流动性产生何种影响?另一方面,这对央行资金控制的基调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老Z很迷茫。
烦人的社会融资总量
除了新发个股的影响外,对于社会融资总量这个课题,基金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光大保德信基金就认为,虽然市场有担心,但从宏观层面看,进出口数据同比增长,12月CPI低于市场预期,社会融资总量创历史新高。
“从数据中,我们能够观察出,改革持续进展带来实体经济仍然徘徊在较弱的平台上,流动性及货币仍然保持紧平衡状态。”
而从投资角度看,光大保德信等基金称,在市场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存在结构性机会的个股是值得关注的,而从政策面上看,IPO重启后又部分延期给市场也带来略有负面的情绪;在市场处于不确定性较强的时期,“概念”越加成为推动相应个股投资的推手。
信托危机让基金紧张
近期随着中诚信托兑付危机的发酵,市场对于信托违约、金融信用风险暴露的担忧也持续上升,基金担心今年会陆续出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企业债违约。
海富通等基金认为,在国家去杠杆控杠杆的大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预计仍将维持中性偏紧,今年很有可能会发生类似局部的流动性危机,届时势必会对市场情绪造成冲击。
从短期看,随着春节临近,最近几个交易日资金成本出现拐头向上的迹象,从以往经验来看春节越是临近,资金成本上行的态势将会越明显,这将对市场行情形成抑制。预计春节后,资金面将会有一定程度上好转。但中长期来看,地方政府债务、影子银行、地产泡沫等风险的防范与化解需要政府维持中性偏紧的货币环境。去年12月通胀数据由于翘尾、反腐对高端消费需求的影响等因素低于预期,但通胀压力下行也难以改变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