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金融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上证观察家
  • A3:评论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宏观
  • A6:A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证监会拟出非上市公众公司并购重组规则
  • 商务部预计今年消费增速约为13%
  • 央行组合拳维稳资金面
  • 国资委要求坚决遏制
    央企腐败蔓延势头
  • 上海将成立
    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 资金利率升势难改
  • 制造业开局不利 稳增长预期升温
  •  
    2014年1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证监会拟出非上市公众公司并购重组规则
    商务部预计今年消费增速约为13%
    央行组合拳维稳资金面
    国资委要求坚决遏制
    央企腐败蔓延势头
    上海将成立
    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资金利率升势难改
    制造业开局不利 稳增长预期升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金利率升势难改
    2014-01-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4年利率中枢上行日益成为大概率事件,“每天揣测央行操作细节、风险偏好相应逐日调整”或将成为资产配置策略一大特色

      □在主要金融数据显示“不缺钱”的市场表象下,隐藏的是金融机构行为模式的转变,央行操作也将更趋精准

      ⊙记者 石贝贝 ○编辑 枫林

      

      流动性再度紧张,作为应对,央行本周净投放量创下逾11个月新高。值得推敲的是,2013年M2、社会融资总量、超储率等数据都显示流动性充裕。“不缺钱”的表象下,隐藏的是金融机构的行为模式转变。

      某大行部门高层称:“2013年6月钱荒以来,大银行日益囤积现金,以预防自身出现流动性问题,而规模较小银行则缺乏有效的流动性管理能力。”

      “均衡资金价格不断攀升,理财产品收益率从去年年初的4.2%、上升至年末的6.7%,一年之内上升150个基点。”瑞银证券中国研究副主管兼首席策略师陈李说,“这导致银行更加谨慎借贷,与其资金量大小无关。”

      在此背景下,2014年“钱荒”或将出现新特征:一,资金价格继续攀升,但上升幅度小于2013年;二,“钱荒”出现的频率高于2013年。

      央行操作更趋精准

      央行操作也因此陷入两难:一方面,金融改革、利率市场化推进,迫使企业去杠杆,经济增长承压;另一方面,如果央行推动逆回购利率下降,确实可以推动市场利率下降,但这又将使得此前推动企业去杠杆的努力付之东流。

      在决策者同时推动企业去杠杆、利率市场化时,金融系统性风险将会上升。近日曝出的中诚信托30亿矿产兑付困境被认为是生动的例子,而无论是否出现违约,金融市场出现的上述压力都不会结束。

      而央行最近操作已开始有所不同。

      “不寻常之处在于沟通。比如,央行公布SLF操作、并提前向市场披露逆向回购操作。此外,央行网站并没提及获得借贷的条件,但央行确实设定了隔夜、7天和14天回购的确切触发率,以及注入量的最高限值。”昨日有市场人士向上证报记者透露。

      风险偏好需逐日调整

      “每天揣测央行操作细节、风险偏好相应逐日调整”或成为2014年主要投资策略。

      “利率上行,投资者会倾向于低配债券、多配股票;但当利率上行至某临界点,会导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高企、影响企业利润,对股票形成冲击。”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灏昨日在上海出席“彭博2014年亚洲展望论坛”时表示。

      洪灏说,“折射到市场上来,投资者需要每天揣测央行操作的细节,风险偏好要根据央行操作来逐日调整”,而货币政策紧张或松动,永远都是相对的概念,综合评判今年流动性会紧一些。

      而通过分析近期看空及看多市场的投资者,陈李发现,“他们都预见未来三个月会出现信托违约、企业债务违约。” 看空者认为,短期内资金价格会大幅上升,影响经济增长和企业估值;而看多者认为,市场需要出现违约事件,才能使得投资者不再盲目追求高收益产品,进而出现良性分化,无风险收益率下降、利差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