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金融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上证观察家
  • A3:评论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宏观
  • A6:A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创业板指创新高 新兴产业股有望继续活跃
  • 股指回踩整固
    资金面继续宽裕
  • 机构谨慎看待周期股行情
  • 基金“挖股”有诀窍 偏好行业寡头“讲故事”
  • 广发成立资管子公司
  • 互联网平台概念股渐成资金关注新焦点
  • 过半上市券商业绩预喜
    传统业务回暖创新业务井喷
  •  
    2014年1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创业板指创新高 新兴产业股有望继续活跃
    股指回踩整固
    资金面继续宽裕
    机构谨慎看待周期股行情
    基金“挖股”有诀窍 偏好行业寡头“讲故事”
    广发成立资管子公司
    互联网平台概念股渐成资金关注新焦点
    过半上市券商业绩预喜
    传统业务回暖创新业务井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机构谨慎看待周期股行情
    2014-01-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浦泓毅 ○编辑 李剑锋

      

      1月以来,A股市场延续了围绕创业板展开主题投资的基本格局,创业板指数连创新高。与此同时,周期行业蓝筹股在本周中一度大涨,令市场开始关注周期股是否将在新的一年中迎来触底反弹的契机。但综合券商研究人士观点分析认为,短期内经济基本面难有改善,本周蓝筹股的短暂强势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多家券商认为,宏观经济已经出现回落迹象。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2013年12月份投资增速已开始下滑,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投资增速下滑导致。第二产业中,建筑业投资出现大幅下滑,制造业投资也出现回落。同时,由于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出现变化,以及中央对地方负债的清查,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出现明显回落。

      民族证券也认为,从去年12 月当月数据来看,基建投资增速已回落至个位数,减速明显;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的改善有助于支撑制造业投资增速,但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将对制造业投资增速构成压制。综合判断,2014 年投资增速将有所下行,基建与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将有所减弱。

      券商普遍认为,目前经济运行于潜在增速水平,处于弱供给和弱需求相对平衡的状态。这为进一步的结构转型政策留下了空间。但短期经济存在下行压力,预计2014 年一季度经济增速较去年四季度下行是大概率事件。而汇丰1月PMI数据不及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观点。

      在宏观经济面消息负面的背景下,券商并不看好市场短期内发生风格转换。长江证券认为,维持偏紧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去产能、去杠杆是改革推行的必须条件。春节临近,市场亦面临一定的资金流出压力,市场将继续延续前期有亮点、无全局性机会的特征,市场对成长股的热情短期可延续。

      同时,目前市场对于信托等信用产品到期如何兑付的问题关注度提升,相关事件的不同解决方案将会影响市场风险偏好度的影响。中信证券认为,信用风险上升和信用事件爆发对A 股最直接的影响主要是压制市场整体估值和降低市场参与者风险偏好;在信用风险较高和流动性紧平衡的环境下,A 股市场中部分资源类行业、传统制造业中的产能过剩行业与房产建筑产业链的高负债节点压力更大。

      国泰君安认为,即将到期的中诚信托“金开1号”30亿矿业信托将考验中国信托业一直以来的“刚性兑付”不成文惯例。如果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刚性兑付的预期进一步确认,资金会进一步加速流向非标资产。当前市场风险偏好上升的趋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市场结构不会发生改变,A股市场也将延续低迷走势。

      国泰君安分析乔永远表示,无论刚性兑付的原则打破与否,市场对增长的预期都将继续下调,这一背景下未来只有主题投资机会的确定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