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金融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上证观察家
  • A3:评论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宏观
  • A6:A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楼市差别化政策效果渐显 今年房价涨幅有望回落
  • 特斯拉中国计划再进一步
  • 煤价走低提供契机 火电企业去年“赚得欢”
  • 三大运营商
    有望推出流量交易业务
  • 阿里巴巴携手云峰1.7亿美元控股中信21CN
  • 铁路货运价格或将年后上调
  • 去年一线城市二手房量价齐升
  •  
    2014年1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8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新闻·公司
    楼市差别化政策效果渐显 今年房价涨幅有望回落
    特斯拉中国计划再进一步
    煤价走低提供契机 火电企业去年“赚得欢”
    三大运营商
    有望推出流量交易业务
    阿里巴巴携手云峰1.7亿美元控股中信21CN
    铁路货运价格或将年后上调
    去年一线城市二手房量价齐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三大运营商
    有望推出流量交易业务
    2014-01-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雁争 ○编辑 衡道庆

      

      在虚拟运营商的竞争倒逼之下,包月流量不可交易的局面可能将成为历史。记者昨日获悉,三大运营商有望今年推出流量交易业务。

      去年9月,有长沙消费者因上网流量月底被清零,将中移动长沙公司告上法庭指其做法不公平,属于霸王条款。当时,中移动提出的一个观点是,剩余流量不可结转,是国际电信市场的一种交易惯例。

      但对于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虚拟运营商来说,4G流量交易并不困难。一家互联网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4G流量交易并不存在技术难题,交易主要依靠计费系统,只要想做,在一定区域内做这种业务并不难。”

      另一已参与移动转售业务的企业负责人也提及,在向运营商申请合作时,该企业的一个想法就是,对流量进行精细化经营,即能让用户有转让上网流量的机会。

      2013年12月26日,在酝酿了近一年后,工信部终于发出虚拟运营商的牌照,包括京东、迪信通在内的11家民营企业成为首批虚拟运营商。首批虚拟运营商暂定为今年6月放号,这意味着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

      实际上,中国移动香港公司已经推出了“数据交易平台”服务,使用中移动香港4G Pro计划的用户,可以将用剩的数据流量在该平台上,以15-60港元/GB的价格出售,供即将用尽数据的用户购买。交易成功后,中移动会向卖家抽取15港元/GB的交易服务费。

      上述计划的推出,意味着套餐流量到了月底也无需清零。

      中国电信综合平台开发运营中心也推出了流量宝产品。该产品由中国电信提供,面向电信、移动和联通全网用户。用户可以通过该产品获取手机上网流量,流量由应用服务商买单。且流量可在好友间赠送。

      知情人士透露,在虚拟运营商的竞争倒逼之下,三大运营商都在加紧推动流量交易业务。预计该业务年内将推出。由于上海已废除了流量月底清零的制度,预计上海将是首批推出流量交易的城市。

      据介绍,自1月1日起,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在上海推出了手机季度流量套餐,在一个季度内可实现流量的跨月使用,资费按季度结算。业内人士指出,不久的将来,季度包将在更多的城市普及,年度包、终生包也会出现。流量交易将有很大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