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已拉开大幕,节前,已有1282家上市公司业绩预报。其中,99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业绩修正预告公告,有56家向下修正此前公告预期,“变脸”后最大变动幅度超过-1300%。
市场人士认为,经济放缓、周期更迭,均是业绩调整的客观原因。但大面积“变脸”背后,存在风险揭示不足等瑕疵。业绩预期变幻,让机构在内的投资者频频“触雷”。专家建议,股民应在专注淘金年报之余,更需防范业绩“地雷”。
⊙据新华社报道
Wind资讯数据显示,节前,已有1282家上市公司发布2013年度业绩预报,其中849家公司预喜,占目前已发布业绩预告公司数量的三分之二;126家公司业绩预减,占比接近十分之一。
在预亏的上市公司中,降幅居前的包括宏达新材、圣农发展、欣龙控股、吉林化纤等十家企业,其净利润预降幅度均在2000%以上;另有十家公司的业绩下滑幅度预计将超过1000%。宏达新材以净利润亏损8亿元-8.5亿元、同比下降230倍左右,暂居“跳水”之冠。
业绩预减公司过百 56只个股向下“变脸”
个股业绩“变脸”再度受到关注。截至5日,99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业绩修正预告公告,其中56家上市公司向下修正此前公告预期,最大变动幅度为路翔股份,变脸幅度达-1375.90%。此外,欣龙控股预计去年亏损3000万元,同比下滑4648%;吉林化纤预计亏损4.25亿元至3.35亿元,同比下滑最大幅度为4383%;瑞泰科技预计亏损1.35亿元至1.2亿元,同比下滑3986%。
化工和信息设备行业则是年报“变脸”的重灾区:19只信息设备行业个股下调业绩,化工行业个股也有9家上榜。
业绩“地雷”为何频现?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业绩变脸现象之所以集中于化工和信息设备行业,主要是受去年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受制于行业周期,业绩发生了大幅变动。”
如归属信息设备行业的邦讯技术预计,净利润亏损5000万—55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9.70%-176.67%。其业绩变动原因说明为:报告期内,受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减少影响,公司新开工站点大幅减少,从而使得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然而,亦有专家表示,从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情况来看,有些预减个股固然是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而有些个股却在风险揭示方面存在陈述不充分的倾向,“地雷”频发值得投资者警惕。
“在客观上,业绩预期固然因经济走势而变动,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能否尽责,风险揭示是否充分也很关键。”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峰说,由于部分季报未外部审计,一些个股往往在半年报、年报前“变脸”,仍有业绩“头重脚轻”、风险陈述不充分的倾向。
“跳水王”路翔股份曾在2012年报中明示,不存在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持续盈利能力有严重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该公司去年4月在2013年一季报中又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变动区间为70万至120万元;8月的半年报却修正为亏损约500万元,“一举亏掉”2012年全年的净利润。三季报中,路翔股份再度预测2013年年度续盈;而今年1月30日公布的2013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中却预计业绩亏损4800万元–5300万元。其业绩变脸之快令投资者“找不着北”。
投资需谨慎 重点防“触雷”
近年来,业绩下调“变脸”频频成为触动投资者神经的名词。上市公司业绩的“阴晴不定”,也让投资者的情绪随之起伏。公开数据显示,一些大幅修正业绩的公司,股价也随之波动。例如,2012年上市的浙江世宝在上市首日暴涨六倍后,业绩突现“变脸”,下滑幅度超过37%,次日即以跌停价报收,令众多中小投资者深度套牢、亏损巨大。
上海某券商人士指出,由于价格变动是对各类市场信息的反应,当反映过去盈利状况和展现未来盈利趋势的重要业绩数据公布时,往往带来股价的剧烈波动,并影响投资者的盈亏。
专家建议,为了更好地规避业绩变脸而引发的亏损,投资者需要分析引起业绩变脸的原因和识别这类公司,提前防范风险。另一方面,市场约束机制仍需改进。监管层应督促上市公司对利空充分陈述,树立管理不良预期的意识,如应规范业绩预告陈述,规范大幅更改前瞻性叙述的做法。
“业绩变动是正常的经营结果,充分的风险揭示才能避免投资者受损。”一家不久前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CFO表示,“变脸”引发争议,主因是风险预告机制不完善。而只要满足“未做充分披露——股价大幅下跌——造成投资损失”的要件,在美上市公司多半会面临维权诉讼。
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认为,对于上市不久调降业绩、造成大幅投资损失的现象,应对违规行为严加调查,尤其需要严刑峻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换来企业信息披露诚信责任的有效落实和投资者价值判断能力的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