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悍运作拼接商业版图 三公司合计营收不足60亿
⊙记者 覃秘 ○编辑 吴正懿
商业城昨日披露的权益变动报告,抖露了大鳄茂业系的最新资本版图。截至目前,这家发迹于深圳的百货公司,已是成商集团、茂业物流、商业城三家A股商业类上市公司的掌舵者,另持有大商股份约5%的股份,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隐然出世。
但据记者梳理,在凶悍的资本运作背后,茂业系的百货体量其实并不算大,以成商集团、茂业物流、商业城3家公司2012年度营收计算,合计尚不足60亿元,而同年营业收入超过60亿元的A股零售类公司超过20家。另外,以区域隔离作为避免同业竞争的主要手段,能否持续获得监管部门的认可,也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资本运作接连得手
在茂业系成功入主商业城之后,外界聚焦的一个细节是,从2008年开始运作到入主,茂业系整整花了5年多的时间。表面看,这似乎是一个痴心不改最终得偿所愿的故事,但稍作分析则不难发现茂业系在其间的强悍手段。
2008年10月,茂业系旗下的中兆投资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商业城1537.75万股,占商业城总股本的8.63%,从而举牌。由于增持急迫,中兆投资甚至未及时披露信息,此举也被上交所通报批评。此后,中兆投资进一步增持至10.66%。由于深圳琪创能当时已坐稳大股东位置,茂业系未再有动作。
转折发生于2013年11月。在深圳琪创能亮明撤退意图之后,中兆投资果断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据公告,中兆投资于2013年11月1日至11月12日增持商业城405.43万股,累计持股2229.07万股,持股比例上升至12.51%,跻身单一第一大股东。
此后,中兆投资仍继续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量接近5%的举牌红线。据公告,2013年11月21日至12月11日,中兆投资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商业城股票约85万股,在与商业城现大股东达成协议之前,中兆投资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17.48%,即前次公告后又增持了商业城4.97%的股份,这样的架势足以吓到商业城的其他可能买家。
回头细算,茂业系拿下商业城的整体成本并不高:以最高价计算,茂业系去年的增持成本不到1.1亿元,2008年两度举牌的成本只有1个亿左右,加上此次受让股权的2.1亿元,合计成本约4.2亿元。与一些公司动辄数亿元的买壳费相比,茂业系的资本运作手法堪称高明。
事实上,在拿下茂业物流(原渤海物流)控股权的过程中,茂业系就展现了高超的运作手段。同样在2008年11月,茂业物流披露中兆投资已持有公司6.68%的股份,至2008年年底,其持股比例进一步攀升至9.98%,到2009年9月发起第三次举牌,15%的股份已直逼时任大股东安徽新长江投资(持股15.27%),此后继续增持至20%以上,并受让了新长江投资7.2%的股份,将持股比例提升至29.9%,彻底掌控茂业物流。
茂业系此前还曾投资*ST国商,但最终选择了退出。而其对大商股份重组的狙击,则又是一则资本运作的经典案例。
“基地式”扩张难续
通过娴熟的资本运作技巧,以收购兼并的方式,茂业系的资本扩张可谓不走寻常路。此前,百货大佬银泰系也曾试图通过同样手段吞下鄂武商,却在当地国资的强势反击下未能成行。
市场的疑问是:从成商集团到茂业物流再到如今的商业城,茂业系的扩张模式是否可复制?就此,上证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券商的商业研究员,普遍的答案是“不可复制”,且其强势资本运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尚需要消化。
首要的一个问题即是同业竞争。据商业城公告,在中兆投资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黄茂如控制的沈阳茂业百货等公司,与上市公司构成同业竞争关系。黄茂如承诺,36个月内解决该同业竞争问题。
茂业物流此前解决同业竞争的方案可为商业城提供参考。2009年,在获取茂业物流实际控制权之后,茂业系承诺两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2012年,茂业物流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了中兆投资持有的秦皇岛茂业100%股权。在秦皇岛区域内,茂业系完成了商业资产的整合。
“茂业系计划采取区域隔离法,即在不同的区域内发展不同的经营主体,进行‘基地式’扩张,这样容易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但能否持续获得证券监管部门的认可,还是未知数。”分析人士说。2013年,成商集团就曾因财务独立性问题受到四川证监局的处罚,起因即是成商集团在山东收购一家商业公司,却将其委托给控股股东茂业国际经营管理。
另外,在百货主业的发展上,茂业系也需要向市场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以目前控股的三家A股上市公司计算,其合计营收规模在A股零售类上市公司中排不到前20位,实业方面亟需跟进。当然,如果茂业系本来的算盘就是借助上市公司的势头,以介入当地商业地产的开发,则又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