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债务豁免利好延迟披露引发监管层关注 昌九生化详解信披“瑕疵”缘由
  • 兴森科技定增4亿解“资渴” 七高管曲线认购
  • 大股东违规输血
    *ST传媒被责令整改
  • 易华录联合体中标4亿元智能交通项目
  • 机器人携手海信尝试家电制造模式转型
  • 网印巨星自称行业无技术壁垒 天兴仪表高溢价收购疑惑难解
  • 牵手丰城市政府 神农大丰淘金土地流转
  • 茂业系“基地式”扩张存隐忧
  •  
    2014年2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债务豁免利好延迟披露引发监管层关注 昌九生化详解信披“瑕疵”缘由
    兴森科技定增4亿解“资渴” 七高管曲线认购
    大股东违规输血
    *ST传媒被责令整改
    易华录联合体中标4亿元智能交通项目
    机器人携手海信尝试家电制造模式转型
    网印巨星自称行业无技术壁垒 天兴仪表高溢价收购疑惑难解
    牵手丰城市政府 神农大丰淘金土地流转
    茂业系“基地式”扩张存隐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茂业系“基地式”扩张存隐忧
    2014-02-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凶悍运作拼接商业版图 三公司合计营收不足60亿

      ⊙记者 覃秘 ○编辑 吴正懿

      

      商业城昨日披露的权益变动报告,抖露了大鳄茂业系的最新资本版图。截至目前,这家发迹于深圳的百货公司,已是成商集团、茂业物流、商业城三家A股商业类上市公司的掌舵者,另持有大商股份约5%的股份,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隐然出世。

      但据记者梳理,在凶悍的资本运作背后,茂业系的百货体量其实并不算大,以成商集团、茂业物流、商业城3家公司2012年度营收计算,合计尚不足60亿元,而同年营业收入超过60亿元的A股零售类公司超过20家。另外,以区域隔离作为避免同业竞争的主要手段,能否持续获得监管部门的认可,也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资本运作接连得手

      在茂业系成功入主商业城之后,外界聚焦的一个细节是,从2008年开始运作到入主,茂业系整整花了5年多的时间。表面看,这似乎是一个痴心不改最终得偿所愿的故事,但稍作分析则不难发现茂业系在其间的强悍手段。

      2008年10月,茂业系旗下的中兆投资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商业城1537.75万股,占商业城总股本的8.63%,从而举牌。由于增持急迫,中兆投资甚至未及时披露信息,此举也被上交所通报批评。此后,中兆投资进一步增持至10.66%。由于深圳琪创能当时已坐稳大股东位置,茂业系未再有动作。

      转折发生于2013年11月。在深圳琪创能亮明撤退意图之后,中兆投资果断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据公告,中兆投资于2013年11月1日至11月12日增持商业城405.43万股,累计持股2229.07万股,持股比例上升至12.51%,跻身单一第一大股东。

      此后,中兆投资仍继续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量接近5%的举牌红线。据公告,2013年11月21日至12月11日,中兆投资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商业城股票约85万股,在与商业城现大股东达成协议之前,中兆投资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17.48%,即前次公告后又增持了商业城4.97%的股份,这样的架势足以吓到商业城的其他可能买家。

      回头细算,茂业系拿下商业城的整体成本并不高:以最高价计算,茂业系去年的增持成本不到1.1亿元,2008年两度举牌的成本只有1个亿左右,加上此次受让股权的2.1亿元,合计成本约4.2亿元。与一些公司动辄数亿元的买壳费相比,茂业系的资本运作手法堪称高明。

      事实上,在拿下茂业物流(原渤海物流)控股权的过程中,茂业系就展现了高超的运作手段。同样在2008年11月,茂业物流披露中兆投资已持有公司6.68%的股份,至2008年年底,其持股比例进一步攀升至9.98%,到2009年9月发起第三次举牌,15%的股份已直逼时任大股东安徽新长江投资(持股15.27%),此后继续增持至20%以上,并受让了新长江投资7.2%的股份,将持股比例提升至29.9%,彻底掌控茂业物流。

      茂业系此前还曾投资*ST国商,但最终选择了退出。而其对大商股份重组的狙击,则又是一则资本运作的经典案例。

      “基地式”扩张难续

      通过娴熟的资本运作技巧,以收购兼并的方式,茂业系的资本扩张可谓不走寻常路。此前,百货大佬银泰系也曾试图通过同样手段吞下鄂武商,却在当地国资的强势反击下未能成行。

      市场的疑问是:从成商集团到茂业物流再到如今的商业城,茂业系的扩张模式是否可复制?就此,上证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券商的商业研究员,普遍的答案是“不可复制”,且其强势资本运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尚需要消化。

      首要的一个问题即是同业竞争。据商业城公告,在中兆投资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黄茂如控制的沈阳茂业百货等公司,与上市公司构成同业竞争关系。黄茂如承诺,36个月内解决该同业竞争问题。

      茂业物流此前解决同业竞争的方案可为商业城提供参考。2009年,在获取茂业物流实际控制权之后,茂业系承诺两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2012年,茂业物流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了中兆投资持有的秦皇岛茂业100%股权。在秦皇岛区域内,茂业系完成了商业资产的整合。

      “茂业系计划采取区域隔离法,即在不同的区域内发展不同的经营主体,进行‘基地式’扩张,这样容易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但能否持续获得证券监管部门的认可,还是未知数。”分析人士说。2013年,成商集团就曾因财务独立性问题受到四川证监局的处罚,起因即是成商集团在山东收购一家商业公司,却将其委托给控股股东茂业国际经营管理。

      另外,在百货主业的发展上,茂业系也需要向市场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以目前控股的三家A股上市公司计算,其合计营收规模在A股零售类上市公司中排不到前20位,实业方面亟需跟进。当然,如果茂业系本来的算盘就是借助上市公司的势头,以介入当地商业地产的开发,则又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