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万向收购菲斯科年内造车
    决战特斯拉帷幕即将拉开
  • 万向的收购路线
  •  
    2014年2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T4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4版:汽车周刊
    万向收购菲斯科年内造车
    决战特斯拉帷幕即将拉开
    万向的收购路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万向收购菲斯科年内造车
    决战特斯拉帷幕即将拉开
    2014-02-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见习记者 陈硕

      ⊙见习记者 陈硕

      

      万向收购菲斯科一役终究尘埃落定。

      美国当地时间2月18日,特拉华州破产法庭正式裁定万向集团在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科(Fisker)破产收购案中的最高出价有效。

      菲斯科那些放长假的工人终于松了口气,无担保债权人也松了口气——没有人失业,没有人血本无归。当然,对于喜爱Karma车型的车主来说,这也算个不错的消息。

      如果李泽楷控股的Hybrid Tech(混合动力技术控股公司)的计划没有被万向打乱,菲斯科应该按照既定程序破产,并且就要开始处理名下资产。在Hybrid Tech的收购计划中,菲斯科近7000名无抵押债权人和普通债权人一共仅能得到50万美元的清偿。

      这显然并不是美国政府想得到的。最好的结果应该是:工厂重新运转、员工就业得到解决、已售汽车的售后服务继续保证、长期的投资没打水漂。再结合之前万向的战略战术,万向与Hybrid Tech争夺菲斯科一战的胜负结局并不难判断。

      事实上,万向提前布局菲斯科的电池供应商A123(2012年12月,万向收购美国电池企业A123Systems)已经拿到了最大的筹码。在之后与Hybrid Tech的收购战中占据了先天优势。另外万向在提交报价方案之余,还公布了一份相当周密和全面振兴菲斯科的复兴方案。这一份充满诚意的方案令债权人委员更信任万向,菲斯科债权人委员会的代理律师表示,万向集团的收购要约是菲斯科的最好选择。

      菲斯科收购波折

      2012年7月,因其经营不善、产品质量以及电池供货商A123停产等问题,菲斯科工厂停工。

      2013年5月,在菲斯科寻求买家的消息传出之后,万向集团联合豪华跑车改装企业VL汽车公司(VL Automotive )提交了菲斯科收购报价。

      10月11日,美国能源部DOE对菲斯科债务1.68亿美元进行拍卖,李泽楷联合菲斯科前CEO亨里克·菲斯科以2500万价格中标,万向选择了放弃。此时,外界普遍认为,李泽楷已经借这2500万成功拿下菲斯科。而在2012年春天,菲斯克的估值曾经高达22亿美元。

      11月22日,菲斯科正式提交了破产申请保护,并打算将公司全部资产出售给混合动力公司。

      李泽楷试图以“债权竞购”的形式继续将菲斯科买下来,即免除菲斯科欠他担保贷款的中的7500万美元来对菲斯科进行收购,这种以债务豁免而非现金的收购方式,意味着其他债权人可能几乎什么也要不回来。因此,菲斯科的无担保债权人转投向万向集团合作。

      此时,菲斯科工厂已经停工了16个月。

      11月26日,美国破产法院宣布批准了菲斯科案的收购流程,拟定于2014年1月3日对这一案件进行审理。

      2013年12月,万向集团出人意料再度报价2472.5万美元,申请公开竞拍菲斯科资产。同时,菲斯科债权人也要求法院废止菲斯科同意将资产售予李泽楷的交易,取而代之开展公开竞拍。万向集团同意出价2472.5万美元参与竞拍,同时承诺承担菲斯科的部分债务,并将重组后的菲斯科20%的股权给予菲斯科的债权人。

      菲斯科对此并不“买账”,还指责万向对其破产负有责任。因为之前A123公司破产,车载新能源电池的停止供应导致了菲斯科karma车型停产。但这个说法在时间上站不住脚,菲斯科在2012年7月份已经停产在先,万向同年12月方以2.566亿美元收购A123。

      2014年1月10日,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破产法院法官凯文·格罗斯(Kevin Gross)宣布,同意万向提出的公开竞拍菲斯科资产;而Hybrid Tech给出的7500万美元“债权竞购”方案被驳回。格罗斯认为:“最后,不论出价是否合理公平,拍卖是最佳的解决方式。”

      1月17日,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破产法院作出裁决,同意中国万向集团提出的菲斯科公开竞拍请求。万向集团将和李泽楷控制的混合动力技术控股公司将竞拍菲斯科。

      2月12日,在无担保债权人的力挺之下,万向集团再次迎战混合动力技术控股公司,双方对决三天,历经19轮投标。直到2月14日,当万向集团报价1.492亿美元的时候,对方终于不想跟了,而此时双方报价只有10万美元的微弱差距。万向的报价包括了1.262亿美元现金、800万美元的代偿债务以及部分有价证券。所拍菲斯科的资产包括18项已授权专利及菲斯科在2010年从通用手中购得的位于特拉华州的一间废弃工厂。

      最后的出价,相当于最初报价的6倍。

      万向的菲斯科复活计划

      在此收购战中支持万向的菲斯科债权人,也是万向的老客户。它们认可万向集团在汽车行业的能力,也相信万向集团对菲斯科重启的承诺;另外一部分支持者则来自美国政府。拍卖前,很多美国政府人士公开支持万向,希望万向能够赢得拍卖,其中不乏州长、参议员。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支持是有原因的。

      万向集团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业龙头。累计营业收入已过千亿。坚持本土化运营的万向集团美国公司已经在美国收购和经营很多年,是美国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已成功投资或收购了超过20家的美国公司。因为本土化的运营,万向集团给美国政府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而历年来投资和收购的结果,是令很多濒临破产的公司摆脱了困境。

      其实,东风集团、吉利集团、北汽集团都对菲斯科表示过兴趣,最后也都选择了弃购。因为同有收购意向的万向集团已经把握住菲斯科的电池供应。这个完全绕不过的对手让他们毫无机会。

      前期表示兴趣的企业中,只剩下了李泽楷的控股公司与万向竞争。“中国内地企业不要,李泽楷愿意买,并不说明他看走眼。在李眼中菲斯科技术上究竟有没有料并不太重要。他更多的还是会依靠菲斯科玩资本游戏。”汽车行业评论员田永秋这么认为。

      而万向集团相对于其对手,更希望尽快恢复菲斯科的生产。根据万向集团提交给拍卖法院的陈述文件,有一个让菲斯科复活的明确计划。首先是就是数月之内重启Karma混合动力车型的生产。然后将菲斯科位于芬兰的工厂搬到美国密歇根州,由合作伙伴VL汽车负责生产,保证美国本土的就业。万向集团力图在恢复生产后的一年半时间内,在美国售出1000辆karma,并且在欧洲售出500辆。

      日前,万向美国总裁倪频向路透社表示,计划最早于今年在芬兰工厂复产Karma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并希望菲斯科完成第二款车Atlantic的设计工作。

      打败特斯拉

      15年以来,万向集团的掌门人鲁冠球一直认准电动车行业。

      早在1999年,鲁冠球就认定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潜力,并成立了电动车项目组。在锂电池、电子控制、电机驱动控制、汽车工程集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2002年,领先于很多传统整车企业,鲁冠球注册了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并且跟杭州市政府合作,生产了电动大巴车在当地示范运营。

      万向在国内也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在早期技术不过关的时候还购买过国外的技术,现在万向跟美国Ener1成立了浙江万向Ener1动力系统公司。

      万向集团在2012年12月收购了菲斯科Karma车型的唯一电池供应商A123 Systems。当年就是因为A123 Systems的破产导致了菲斯科唯一量产车Karma停产,继而引发了后来菲斯科的破产,菲斯科对于A123电池的依赖程度可想而知。收购磷酸锂铁技术最强大的A123 Systems也让万向在电池制造企业里走到了世界前列。

      “比起特斯拉,菲斯科的技术更先进,因为它用的是技术更优秀的新能源磷酸铁锂电池,价格昂贵但是稳定性能好,而特斯拉用的则是日本松下常被用于笔记本的钴酸锂电池,稳定性较差,万向可以利用其强大的供销网络,拉低A123电池的价格,继而打通整个链条。而在动力系统上,菲斯科的混动技术难度则远远超过仅仅做电动力的特斯拉,”一位证券公司汽车行业分析师对本报记者分析,“混动系统需要复杂耦合,技术难度较高。而混动技术较纯电动车更能保证车辆的续航性能。”

      对于目前国内人士对特斯拉的一致美誉,该分析师表示:“特斯拉的商业成功并不代表特斯拉的技术领先与对手,而是源于马斯克优秀的营销。而菲斯科同样拥有这个实力,只是深陷债务泥潭,需要有人拉一把。”

      不仅仅将菲斯科从泥潭拖出,完成对菲斯科收购之后,万向集团已经将电动车制造全链条打通。“我要造车”亦升级为“我要造能打败特斯拉的车”。

      “我这辈子造不了车,我儿子也会造”,鲁冠球的梦想,正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