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东风拟入股PSA 创合作新模式
  • “UCLUB”雪佛兰车主俱乐部上线
  • 中国式海外收购三个样本
  • 迈锐宝1月销量达14892台
    刷新单月销量纪录
  •  
    2014年2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T5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5版:汽车周刊
    东风拟入股PSA 创合作新模式
    “UCLUB”雪佛兰车主俱乐部上线
    中国式海外收购三个样本
    迈锐宝1月销量达14892台
    刷新单月销量纪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式海外收购三个样本
    2014-02-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总体来看,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收购方面教训大过于经验。

      样本一

      2004年上汽集团耗资5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是中国汽车企业首次成功地并购国外汽车企业。收购之后前期的合作没有问题。后期因为遇到经济危机,市场不尽如人意。上汽和双龙管理层的裁员政策遭到了工会的强烈抵制。韩国双龙工会多次罢工,要求提高员工福利待遇,还指责上汽窃取双龙汽车技术,以及做出在驻韩使馆门前示威等极端行为。上汽和双龙在管理文化上的差异和矛盾让双方的关系无以为继。最终,2009年2月,以双龙破产重组的结局结束了这场闹剧。

      这起并购,是上汽花费5亿元为中国企业买的教训。业内人士认为,在上汽收购双龙之前,缺少详尽资料、缺乏国际性管理人才、忽视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金融危机等因素造成最终的收购失败。

      样本二

      2005年南汽集团出资5300万英镑收购英国罗孚汽车公司及其发动机子公司。由于担心被边缘化,南汽急于提升竞争力,同上汽同室操戈,抢夺破产的罗孚公司。上汽一直想收购罗孚最有价值的那部分技术和生产线,而不是全部资产,在竞购中,上汽“成熟”面对此项收购:“划算的就买,不划算的就不买!”相比之下,南汽更让卖家“满意”,单独向罗孚全部资产发出了收购邀约。这次收购被认为是高价买进了一个空壳子。由于收购比较仓促,南汽并没有意识到,罗孚资产已经被拆的七零八落,核心优质资产已经被上汽、本田、宝马等多家企业购买的差不多了。所剩无几的资产让南汽无法直接利用,甚至还要面临先向其他企业购买知识产权和合资建厂的尴尬,刚刚购入就陷入进退两难之境。

      南汽的这次收购暴露了海外收购的急功近利心态,遇到问题才匆忙应对也反映出企业在收购之前的准备不足。

      样本三

      2010年,吉利成功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这是目前来看比较成功的一次收购。

      100%收购沃尔沃,吉利不仅收购了沃尔沃的全部股权,买到了沃尔沃的核心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和制造设施,还获得了沃尔沃在全球的经销渠道。现在来看,沃尔沃成功盈利,而且开始反哺于吉利品牌。老款XC90平台已经转让给了吉利。尽管已经是淘汰的一代平台,但是其技术含量仍然很高,位列优质SUV行列,这会能快速提升吉利品牌价值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储备。

      李书福透露,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想法在收购前的5年前,而收购的前期准备工作做了几乎两年。没有急功近利,理性决策。并购沃尔沃之初,李书福制定了清晰的战略,提出了“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的最高原则。显示了沃尔沃品牌价值的尊重。李书福还重视与工会的沟通,重视不同文化的融合。同时,通过“沃人治沃”的管理方式,让沃尔沃员工都满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