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财富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省属国企对接民企
    粤率先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 规范银行存款 余额宝“入编”
  • 余额宝用户数
    突破8100万
  • 王连洲:货币基金
    非冲垮银行存款“洪水”
  • 国资委邀专家
    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
  • “余额宝问题”还需市场解决
  •  
    2014年2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省属国企对接民企
    粤率先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规范银行存款 余额宝“入编”
    余额宝用户数
    突破8100万
    王连洲:货币基金
    非冲垮银行存款“洪水”
    国资委邀专家
    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
    “余额宝问题”还需市场解决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余额宝问题”还需市场解决
    2014-02-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赵明超 ○编辑 张亦文

      ⊙记者 赵明超 ○编辑 张亦文

      

      树大招风的余额宝,成了当下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日有传闻称,有组织建议将余额宝等互联网货币基金存放银行的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此方案成为现实,对于如火如荼的互联网货币基金来说,不仅会影响其收益率,还会影响到流动性。最终将对余额宝造成巨大冲击。然而,在利率非市场化的金融环境下,余额宝的较高协议存款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即使将其简单地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根据基金2013年四季报显示,目前大部分互联网货币基金八九成以上资产均投资于收益率较高的协议存款。其中,天弘基金2013年四季报显示,在2013年底基金资产组合中,92.21%的资产被买入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买入债券资产仅为6.7%。据了解,在货币基金的投资标的中,选择投资协议存款与货币市场资金收益率较高有关。

      吸引基金买入协议存款的,毫无疑问是较高的收益率,货币基金通过集纳众多小额资金,组团购买协议存款获取高收益。如果按照一般性存款管理,银行或许只能给予余额宝们活期存款利率,余额宝的收益率必将大大下降,收益率大幅下降后的余额宝们,肯定会遭到投资者的赎回。为了抬高收益率,余额宝们不得不提高债券投资比例。而这毫无疑问将影响到基金的流动性,大幅增加基金垫资成本,甚至导致基金亏损。

      不过,从目前的市场环境看,将余额宝们纳入银行一般性存款管理,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之举。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表示,协议存款利率是完全市场化的,是各机构之间互相议价,得到市场化的价格。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目前能有6%这么高的收益,也是银行在议价过程中愿意给出这么高的协议存款利率,因为银行愿意要这个钱。感受到压力的银行,解决办法只能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并且提高银行自身的产品创新能力,利用互联网手段,做一些类余额宝的创新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的利率非市场化环境中,余额宝不过是在一个利差较大的环境中,让小额资金享受到了此前根本无法获得的利率,而这个利率就是市场真实的实际利率水平,但此前他们无法享受得到。如果简单地将其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通过制度强行按下余额宝高利率的“葫芦”,而在巨大的利益空间下,另一个“瓢”注定会变通而生,制度就有可能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窘境。此外,银行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为了争夺资金,也可能使将余额宝们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的机制成为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