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财富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类“余额宝”竞争不会引发银行存款流失
  • 理财产品规范化又进一步
  • 债市近忧不足但远虑需防
  • 人民币贬值不是趋势拐点
  •  
    2014年2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研究·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研究·市场
    类“余额宝”竞争不会引发银行存款流失
    理财产品规范化又进一步
    债市近忧不足但远虑需防
    人民币贬值不是趋势拐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债市近忧不足但远虑需防
    2014-02-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中金公司)

      央行最近末公布1 月份的货币信贷以及社会融资总量数据,信贷和非标增长超过此前市场预期。但我们认为其仍有合理成分。剔除季节性因素来看,无论贷款还是社会融资规模,1 月份的增量和增速都不算夸张。高利率环境下,社会融资规模和M2的趋势项环比增速仍下滑,同比也有一定幅度下降。但从社会融资规模的分项来看,非标业务仍扩张较快。在非标增速较高的情况下,央行仍会比较谨慎对待流动性环境。虽然部分非标业务占比较高的银行开始对部分非标业务形式转向谨慎,但非标业务的创新也在延续。未来央行和银行的非标业务之间仍有较多博弈。货币政策转向放松尚未看到触发诱因。

      1月份以来债市的行情主要是流动性修复和驱动行情,流动性虽无近忧,但有远虑。我们认为资金面的宽松仍有反复,尤其是3 月份后季节性因素也并不支撑流动性。近期收益率尤其是高收益信用债收益率下行较快,我们认为流动性短期内问题不大,行情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收益率下行以及市场转好的情况下,供给也会开始逐步释放,无论利率债还是信用债,我们预计从3 月份开始,净增量都将明显上升。从操作节奏上,短线来看,或者仍有一定追涨空间,但可能不适宜大资金操作,我们认为投资者仍可以在2 月份逐步选择平仓获利,等待后续经济数据以及非标业务的进展状况以进一步明朗央行货币政策取向后再择机入场。

      (中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