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外币理财产品的春天到来了?
  • 稳健灵活 各有千秋 根据基金风格均衡构建组合
  • 余额宝助力传统金融开启变革新时代
  • 华夏基金,你为何不上云端?
  • 灵活配置型基金
    或成“打新”利器
  •  
    2014年3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研究·财富
    外币理财产品的春天到来了?
    稳健灵活 各有千秋 根据基金风格均衡构建组合
    余额宝助力传统金融开启变革新时代
    华夏基金,你为何不上云端?
    灵活配置型基金
    或成“打新”利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币理财产品的春天到来了?
    2014-03-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有关银行人士建议不要盲目换汇投资。目前市场上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无论是流动性或者收益率,都暂时无法与人民币理财产品相媲美,考虑到汇率风险等因素,普通投资者目前还是以投资人民币理财产品为好

      ⊙记者 金苹苹 ○编辑 张亦文

      

      近期,市场上发行的一款澳元理财产品引发了广大投资人的兴趣。这款由中信银行发行的产品预期收益率高达8%,似有“王者归来”的意味。与此同时,此前一度被投资者追捧的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却开始进入“5时代”。

      这让不少投资者不得不发出疑问:缘何近期外币理财产品能“逆袭”成功,获取“高收益之王”的宝座?外币理财产品的春天来了吗?

      

      外币理财收益率飙升

      引发热议的那款理财产品——“中信理财之外币理财1421期澳元12个月期固定收益型产品”,其实已于2月中旬成立并开始运作。而大众对其关注的原因,关键在于其超高的预期收益率。

      “作为一款固定收益型产品,这意味着投资者到期可以稳稳地获得8%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抛开汇率因素不管,这款产品的收益率水平在当前市场上确实有非常强的吸引力。”某股份制银行财富管理部产品经理如此分析。

      不仅如此,从2月中下旬开始的这波外币理财热潮似有一浪高过一浪的趋势。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近期银行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虽然数量不多,其预期收益率却呈现出不断走高的趋势。以最近一周(3月1日—3月7日)的统计数据为例,该周共有5家银行发行18款外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美元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1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77%;澳元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各4款,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5.02%;港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23%;欧元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1款,预期收益率为4.50%。

      对比普益财富更前一周发布的数据可发现,在2月22日—2月28日的那一周,市场上发行的美元、澳元、港币及欧元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分别为3.43%、3.58%、2.45%和2.23%。细看各类型外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水平,可见其上涨速度可谓飞快。

      

      美联储退出QE或是推手

      “目前市场上的美元资产价格上涨挺快的,收益率水平大体维持在5%左右,所以银行发行的美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才可能大幅走高。”某银行资产管理部产品研发处人士告诉记者。

      但缘何近期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平上升如此之快?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均认同一点:美联储持续削减QE规模,或是推升海外资金价值的重要因素。

      “今年春节过后,国内市场的资金面较为宽松,资金价格也开始下行。这导致了国内外市场的利差收窄、资金套利空间减小,最终驱使一部分海外投机资金流出。”某股份制银行外汇分析师表示。他指出,美联储持续削减QE规模,使得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复苏的预期加强,也令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汇率大幅贬值。“虽然之前一段时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大幅贬值是央行所乐见的,但部分海外投资者应该已经意识到人民币单边升值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部分风险偏好发生改变的海外投资者,可能会更愿意将资金投向发达的成熟市场。”

      在部分资金回流海外市场的同时,美元资产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美联储退出QE政策意味着美国经济的复苏正处于进行时中,虽然加息的时间窗口尚未到来,但美元渐趋走强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资深分析师蒋舒表示。

      

      盲目换汇理财不可取

      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再度回暖,是否表示着此前市场上的高收益王者已快回归呢?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此前的市场上,以澳元为代表的外币理财产品一直是银行理财市场上的高收益产品代名词。2013年以来,随着此前澳洲央行不断降息,以及国内市场上资金面的日趋紧张,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逐渐涨高,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产品加入“高收益之战”,这才最终奠定了人民币投资产品的高收益地位。

      “但现在我们并不提倡投资者进行换汇,并用来投资美元、澳元等外币理财产品。”前述银行产品经理表示。

      他指出,从基本面上看,2014年美国经济复苏的趋势仍然不会改变,新兴市场则面临着资金外流的风险与冲击。因此美元资产等海外市场的投资标的未来确实会有不错的收益。“但是从目前来看,除了建议部分高端客户因为资产配置的需求,可以分散一部分资产到美股、海外地产等相关的投资项中,普通客户若没有用汇的需求,建议不要盲目换汇投资。”

      该银行人士分析指出,目前市场上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无论是流动性或者收益率,都暂时无法与人民币理财产品相媲美,“考虑到汇率风险等因素,因此普通投资者目前还是以投资人民币理财产品为好。如果投资者真的看好美元等外币资产,家中也有留学、出国旅行等用汇需求,则可以通过投资QDII和外币理财产品的方式进行相关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