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两会主旋律唱响改革新起点
  • 谁在逆市做融资铜?
  • 姜洋:证监会将构建综合回报体系
  •  
    2014年3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封面 下一版
     
     
     
       | 1版:封面
    两会主旋律唱响改革新起点
    谁在逆市做融资铜?
    姜洋:证监会将构建综合回报体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谁在逆市做融资铜?
    2014-03-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受国际铜价下跌影响,昨天,沪铜主力合约1406价格一度触及跌停,全天共跌3.42%。

      今年1月以来,沪铜主力合约累计下来跌幅已经达到14.9%。沪铜价格创下了四年以来新低。对于涉及融资铜的企业来说,连日暴跌使其风险敞口放大。

      而目前,保税区铜库存约45万吨,是最近几年平均水平。今年1月,我国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53.6万吨,环比增长21.5%,同比增长53.2%,创历史新高。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背后融资铜是重要的推手。

      谁在逆市做融资贸易?

      “都是些外行的人。他们的一个特点是,你明明给他说了铜价会跌,但他仍然做多。”一位分析师称。

      记者了解到,一些房地产商参与其中,而一些大企业提供托盘服务。

      西本新干线分析师刘秋平介绍,铜价暴跌,涉足融资铜的人会有双重损失:一,汇率损失。春节以后,美元兑人民币上涨,借入美元的融资客将产生换汇损失;二,铜价下跌损失。

      看到了其中的风险敞口,国家从去年开始就加强了对整个信用证市场的监管。如去年二季度海关针对进口废铜的贸易商开了一项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很多银行就停止了对进口废铜和进口电解铜的企业发放信用证。今年,随着全国信贷市场收缩,目前国内很多银行收紧了信用证贷款发放审批。

      不过,海通期货研究所副所长盛为民表示,目前在铜融资贸易上,国内商业银行并不占主导地位,现在很多境外投资银行,包括商业性质的银行,在境内做铜融资贸易的量比国内银行大得多。因为境外银行借款利率比境内银行低,很多国内贸易商宁愿选择境外银行开信用证做铜融资贸易。

      期铜价格的巨大波动让人们开始探寻其背后的原因。一些外资机构认为,需要开始重新评估铜的需求。

      法国兴业银行认为,随着中国政府进一步收紧对所谓“影子银行”及民间融资渠道的监管,铜类抵押品可能遭遇迅速平仓。

      相关报道详见封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