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出台国资改革22条
上市平台成重点集团“标配”
⊙记者 赵一蕙 ○编辑 吴正懿
沪版国资改革“20条”引发市场追捧之后,天津的国资改革方案亦“滚烫出炉”,24日,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敲定了2014年至2017年天津国资改革的路线图,其中明确,到2017年底,重点集团至少拥有1家上市公司,经营性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0%。
战略布局因地制宜
天津国资改革方案共有22条,分六大部分。内容为: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二是加快重组整合步伐,完善国有资本运营主体;三是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四是加快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优势企业;五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六是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
与沪版国资方案类似,天津国资改革方案也对诸多重要命题做出阐述, 方案明确,到2017年底,90%的国有资本聚积到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资本布局聚积到40个行业左右。比较而言,除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外,天津国资整合向“现代物流”集中的提法值得关注。
集团间业务重构
此轮天津国资改革的另一主线是大集团间的重组调整。 方案指出,加大集团层面资源整合和重组。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原则,通过合并、划转、并购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重组整合。到2017年底,集团调整到35家左右,形成10家以上品牌优、效益好、行业领先的大企业集团。
在“加快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方面,体现为推动企业上市以及已上市企业的运作。一方面,是利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企业上市。包括以下几种具体途径:一是比照上市的要求,推动上市后备企业规范组建股份公司,合理设置股本规模和股权比例;二是积极推动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采取首发、借壳、分拆等方式,实现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三是整合集团内外部优质资产,通过增发配股、资产置换、收购等方式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核心业务资产整体上市,打造发展前景好、资产质量优、盈利水平高的上市公司。四是推进整合资产质量较差、主营业务不突出、盈利能力不佳的上市公司,加大资产、业务重组和债务处置力度,提升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方案明确,到2017年底,重点集团至少拥有1家上市公司,经营性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0%。
国资板块打开空间
上证报记者初步梳理发现,在天津板块的现有39家上市公司中,天津国资系统的公司有16家。随着证券化的推动及集团之间的资产整合,相关上市公司应该会有直接的“感受”。
整体来说,天津市管企业集团对应多个平台的情况不如上海国资普遍。较集中的几个案例是,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旗下拥有中环股份、天津普林;泰达投资控股旗下有滨海能源、泰达股份、津滨发展3家上市公司。此外,医药工业平台中,力生制药、中新药业、天药股份虽然大股东不同,但都属天津渤海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旗下。除上述集团及其上市公司外,其他集团大部分都只对应一个平台。如天津建设集团旗下的天津松江、天津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下属的天房发展、天津液压机械集团下的百利电气等等;另外,诸多集团未有对应上市平台。而工业板块中有上市平台的集团企业占比较高,而其他业务的上市平台相对较少,例如,在商贸物流板块中,除了天津劝业华联集团拥有津劝业这一上市平台外,其他多家集团还未拥有对应上市公司。
分析人士指出,按照以往国资整合思路看,对于大集团来说,通过“合并同类项”等方式,可以使不少业务相近或同一产业链的集团实现整合,从而间接满足重点集团做大做强,同时“寻找到平台”的要求。另一方面,现有上市资源之间的调配也是一种选择。总体来说,在推动整体上市、提升资产证券化的背景下,天津上市公司将迎来一轮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