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专版
  • 9:专版
  • 10:股市行情
  • 11:市场数据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拐点还是假摔?科技股抛售潮席卷全球
  • 中上协与投保基金合作
    提高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水平
  • 保监会新规6月1日实施 保险公司间同业并购开闸
  • 大商所胶合板期货首批仓单生成
  • 2013年我国重返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格局 资本项目顺差高企触动调控神经
  •  
    2014年4月8日   按日期查找
    3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财经新闻
    拐点还是假摔?科技股抛售潮席卷全球
    中上协与投保基金合作
    提高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水平
    保监会新规6月1日实施 保险公司间同业并购开闸
    大商所胶合板期货首批仓单生成
    2013年我国重返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格局 资本项目顺差高企触动调控神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2013年我国重返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格局 资本项目顺差高企触动调控神经
    2014-04-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梁伟

      

      外汇局日前发布2013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进一步印证了2月公布的初步数据——即时隔一年,我国再度回到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国际收支总顺差较上年增长1.77倍,凸显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从当前我国的内部经济结构、外汇市场以及资本项下管制等角度来分析,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依然任重道远。

      展望今年,经常项目方面调控难度较小,但是国内外交错复杂的形势将使得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震荡走势,这将给宏观调控部门带来不小的压力。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挑战重重

      2012年,我国初步呈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国际收支平衡格局,但2013年,我国重回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

      去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1828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5%;而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262亿美元,上年则为逆差318亿美元;国际收支总顺差509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7倍。

      其中,经常项目与直接投资差额之和依然较大,2013年为3678亿美元,与2009-2012年年均值基本持平。非直接投资,包括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资本流动由逆转顺,2013年顺差达1382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5%,而2012年为逆差2123亿美元。

      由外汇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撰写的《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下称《报告》)指出,这说明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基础还不巩固,仍需积极构建市场化的国际收支平衡体制机制。

      而当前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面临重重挑战。一方面,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虽有所减弱,但投资依赖依然较强,扩大内需尤其是最终消费需求还有较大潜力,经常项目顺差存在反弹的压力。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弹性虽有所增加,但波动性仍然偏低,在全球流动性宽裕、主要货币利率低企的大环境下,利差交易盛行,加剧了我国外汇供求失衡,积聚了人民币汇率超调风险。再者,我国资本流出渠道的管制依然较多。

      

      资本及金融项目将呈震荡走势

      对于今年,外汇局预计,经常项目有望保持一定规模顺差,与GDP之比有望保持在国际公认的合理范围之内。其中货物贸易仍将是主要的顺差来源,作为我国传统出口市场的发达经济体表现将好于2013年,有助于我国出口需求的改善。同时,我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目标为7.5%左右,再加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动力不足,我国进口增幅还会相对稳定。

      但是资本和金融项下将给宏观调控部门带来不小的压力。7日世界银行发布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预计,今年中国资本和金融项下总体将呈现震荡走势。

      导致流入的因素,一是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较好,市场潜力依然巨大,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有望进一步提振国际投资者信心,继续吸引长期资本。二是主要发达经济体维持低利率货币政策,将使得国内外维持正向利差,在“本币资金贵、外币资金便宜”的情况下,境内企业仍将存在“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的财务运作倾向。三是近一段时期部分新兴经济体因自身问题出现金融市场波动,我国抵御外部冲击风险的能力显得更加突出。

      但是导致流出的因素也同时存在。从外部看,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身仍会被市场反复炒作,其负面影响也将逐步累积,新兴市场可能再次震荡并波及我国。从内部看,我国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跨境资金流出入均衡发展;随着人民币汇率逐步趋向合理均衡水平,跨境资金双向波动也会增强,而且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需要积极化解的问题,容易受到市场关注。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外汇局一方面将加快推动外汇管理改革创新,继续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大力发展外汇市场。同时,围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要求,加快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双向监测,防范国际资本冲击风险,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