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财富故事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首只期货私募产品起航
  • 期指冲高回落
  • 国资改革提升蓝筹股价值
  • 资金回流中小盘股 创业板强势反弹,机构依然看好蓝筹股
  • 华泰网易战略合作互联网金融
  • 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
    2013年度报备即将展开
  • 多位律师谈杨剑波案内幕交易定性
  • 深红利50、100指数今发布
  •  
    2014年4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首只期货私募产品起航
    期指冲高回落
    国资改革提升蓝筹股价值
    资金回流中小盘股 创业板强势反弹,机构依然看好蓝筹股
    华泰网易战略合作互联网金融
    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
    2013年度报备即将展开
    多位律师谈杨剑波案内幕交易定性
    深红利50、100指数今发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资改革提升蓝筹股价值
    2014-04-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韧 ○编辑 杨晓坤

      ■名家观察

      ⊙姜韧 ○编辑 杨晓坤

      

      国资改革概念股无疑是年初以来A股市场最主要的题材之一,但是随着改革方案的纷纷出炉,相关上市公司反而出现了“见光死”的退潮走势,这令普通投资者一时间摸不着了头脑,难道国资改革不是利好?带着相关疑惑深入研究,投资者就会发现出现“见光死”现象的原因在于习惯思维的桎梏,目前的国资改革已是2.0版本,而非十几年前的国企改革1.0版本了。

      虽然投资者对于国资改革憧憬颇多,但事实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国资国企改革着墨并不多,只是首次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这些对国资改革方向性指示意义的用词,向社会发出的信号就是加快国企由“半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这其中,政府要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就必须改变国有企业“半政府工具,半市场主体”的状态,使之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理解了这层意思,投资者才能够明白,改革用词从1.0版本的国企改革到现在2.0版本的国资改革是大有深意的。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阶段,A股市场曾经有过一轮资产重组高潮,在这轮重组上市之初,借壳上市或者换壳上市是主流,幕后推手还是政府主导为主,从股权受让方而言,既有国企也有民企和外企。至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整体上市又渐渐成为重组趋势,其中国企集团整体上市背后还是政府推手。有鉴于此,投资者可以对比一下,如今那些“见光死”的题材股,市场是否延续着上述借壳上市或者整体上市的思维在炒作?如果是这样,国资改革不还是旧瓶换新酒吗?

      让我们换一种思维,仅以投资价值的角度来衡量国资改革的市场化目标,问题就会变得清晰和简单。传统投资思维认为,资本支出是生产力革命的命脉,但事实却是大部分资本支出带给投资者的是较差的回报,这其中涉及“合成谬误”和“资本挥霍”两个原因。如果国有企业处于“半政府工具,半市场主体”的行政化状态下,其实极易陷入上述两个导致业绩下滑的陷阱中。看一下目前深陷亏损泥潭的航运板块,投资者就能够明白这一原因,切忌忘却如今这些需要剥离的劣质资产,不少还是当年整体上市注入的优质资产呢。

      投资界其实是极其敏感的,如果今天国资改革仍然被视作题材炒作,那么其力度势必会呈现递减态势,很多憧憬重组的题材股纷纷“见光死”也就不足为奇了。今天国资改革将给资本市场带来的改革红利其实就是克服上述“合成谬误”和“资本挥霍”这两个弊端,这将给“两桶油”等蓝筹股带来业绩回升的拐点,从而撬动主板市场出现反转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