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眼
对于经济运行,本届政府提出“底线思维”的应对方式。所谓“底线”,其中一条就是就业。只要就业情况保持在正常区间内,容忍调结构时期经济运行可以有更大一点的波动。这是很从容的态度。而要保障就业,发展服务业是重要抓手,也是产业调整的方向。
——亚夫
■今年头两个月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但就业市场并未跟随经济增速回落而恶化。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服务业比重上升,并成为吸收社会就业的基石。
■我国服务业目前有几个特点:一是发展潜力与空间巨大;二是服务业就业人口增长较快;三是服务业劳动力成本显著上涨;四是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
■如何推进服务业使之作为稳增长的支点。一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协调发展;二是加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三是消除服务业政策歧视,打破垄断,释放服务业发展需求。
□项银涛
承接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经济增长放缓态势,今年头两个月我国宏观经济继续承受压力,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但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就业市场并未跟随经济增速回落而出现明显恶化。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优化升级,服务业比重上升,并成为吸收并稳定社会就业人口的基石。
本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宏观经济治理政策上,提出了底线思维,将就业稳定性作为宏观经济增长下限。因此,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应保持定力,适当提高经济增速下滑容忍度,向社会传递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坚强决心,加快发展服务业,合理运用稳增长措施,确保我国社会就业基本稳定。
我国服务业已成为吸收就业主渠道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升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服务业(第三产业)将成为吸收劳动就业的主渠道。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远多于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高等收入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也是第二产业的2倍到3倍。美国服务业占GDP的80%,美国人口的80%就职于服务行业。2013年我国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收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1.我国服务业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
回顾经济发展简史,主要发达国家无一例外沿袭服务业比重上升并占据主导地位的发展路径。二战后至今,美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在80%左右。
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国家服务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印度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40.32%上升为2011年的56.37%;巴西从1980年的45.16%上升为2011年的67.01%;南非从1980年的45.43%上升为2011年的67.01%;俄罗斯从1989年的32.97%上升为2010年的59.28%。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为46.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比重高2.2个百分点,首次在比重上超过第二产业,未来我国服务业将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2.服务业就业人口增长较快
高科技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广泛应用,将显著提升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也会相应减少劳动用工需求。因而就业人口向服务业转移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历史趋势。
我国也同样如此。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在城市务工,除一小部分人在建筑业,主要人群集中在餐饮、住宿、物流、保洁等服务性行业。在1994年以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数量小于第二产业。但从1994年开始,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数量明显增长。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为36.1%,分别高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2.5个和5.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从2005年开始,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速低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增速,与服务业就业发展的大趋势出现背离。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速低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增速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增长,与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2011年我国建筑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口增长36.1%,2012年增长16.6%,就业人口规模达2010.3万人。
3.服务业劳动力成本显著上涨
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进程中,服务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不可避免。劳动力成本上升,有生活成本、居住成本上升的原因,也有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还有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2012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口平均名义工资为46769元,是2000年的5倍。从实际工资看,2012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口实际工资是2000年的3.83倍。这种情况表明,名义工资增长在相当程度上被通货膨胀所抵消,实际生活水平并未如名义工资增长所显示的那样出现了显著改善。
目前,房价还未包含在居民消费价格之中,但对外来务工人员具有重要影响的住房租金价格已经纳入CPI范畴,而我国住房租金已经连续50个月上涨,势必增加服务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
4.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
生活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从构成看,主要包括餐饮业、住宿业、家政服务业、洗染业、美发美容业、维修服务业和再生资源回收业等一些服务业态。
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既可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与消费需要,也是吸收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但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2012年,我国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数454.45万人,占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数的1.64%。从年平均工资看,2012年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31267元,为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6.85%。
根据产业结构与人均GDP的关系的研究,人均GDP1500美元和5000美元是两个重要的节点。在人均收入达到1000-1500美元时,服务业产值比重会迅速增加,达到45%-50%,这时服务业比重的增加主要是传统的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当人均收入在1500-5000美元之间时,服务业比重基本不变,农业比重显著下降而工业比重显著增加。当人均收入超过5000美元时,进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化阶段,服务业比重出现迅速增长,比重达到60%-70%以上,这时服务业比重的增加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带动的。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3000多美元,正处于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的阶段,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将会影响到服务业对就业人口的吸收和服务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服务业发展可提高经济下滑容忍度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宏观经济增长中枢下移是一个必然结果。因而在未来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确保就业人口稳定扩张要远比单纯追逐一个相对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具有现实意义。在资源和环保的双重制约下,如果没有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普及,那么一个经济体也无法持续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
过去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和对环境的破坏,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健康。因此,适当允许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双重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大力发展服务业,可以吸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口转移。反过来,又会提升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容忍度。
1.服务业就业人口增长与GDP增速的关系下降
1992-2012年期间,我国GDP增速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9。其中,1992-2004年期间,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0,而2005-2012年为-0.23。这意味着,1992-2004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将带动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稳定增长。
但从2005年至今,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速出现了反向变化。而2005-2012年期间,GDP增速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增速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6。这种相关系数的反常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工业产能过剩集聚与房地产业过度扩张的经济现实。这或许是过去一旦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下滑,国家就会出台刺激性经济政策的主要考虑。
虽然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但长期持续扩大投资,不仅会增加宏观经济运行成本,而且会加剧宏观经济金融运行风险。我国地方性政府债务在过去几年出现大幅增长,房地产业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困难。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作用下,为形成1个单位的GDP需要投入更多的房地产开发投资。
这种情况在2013年表现尤为明显,虽然201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7.3%,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19.8%,均高于2012年水平,但2013年GDP增速却较2012年出现了下降。当然这种影响作用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但即使如此,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仍保持持续扩张。1991-2012年期间,我国第三产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比重从1991年的18.9%持续上升至2012年的36.1%。这种情况表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上升,是源于经济体内生增长动力,与刺激性政策的使用并无多大关系。这反过来又证明,服务业发展将成为吸收就业人口的主要渠道。
2.当前制造业与建筑业就业人口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
近年来,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建筑业成为城镇就业人口增长的主要渠道。2012年,全国城镇单位制造业就业人口4262.2万人,建筑业就业人口2010.3万人,合计占全部城镇单位就业人口的41.2%,较2011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从比重分析,2003-2010年期间,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城镇单位就业人口的比重大约在37%左右,平均为36.6%。
但2011年和2012年这个比重出现了明显上升,跃升至40%以上。2011年,全国城镇单位制造业就业人口同比增长12.4%,建筑业增长36.1%。2012年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人口增速出现了明显回落,分别由上年的12.4%、36.1%大幅回落至4.3%和16.6%。这种情况表明,随着经济刺激政策效应的衰减和项目建设进入尾声,以及淘汰过剩产能和房地产业自发调整,未来我国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人口将面临巨大就业转移压力。
3.第二产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
从三次产业对宏观经济增长贡献的角度分析,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出现了下降,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稳定上升。2012年,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3.4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3.73个百分点,两者拉动作用的差距缩小至历史低点。第二产业由工业和建筑业构成。不难发现,2003-2012年期间,建筑业对GDP的拉动作用出现了跳跃上升及快速回落的过程。
2003年,国家确定将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当年建筑业拉动GDP增长0.67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2009年,国家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建筑业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升至历史高点。此后,建筑业对GDP的拉动作用出现了缓慢下降,由2009年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下降至2012年的0.62个百分点。随着今年以来房地产业自发调整,预计建筑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继续下降。
4.服务业对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将超过预期
应该看到,随着制造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减弱,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作为国民经济先行指数的参考作用将会明显下降。特别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反映出政策主动调整的变化,如国家对过剩产能的挤压,以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都会在制造业PMI中有集中反映。因而难以从制造业PMI走势分析是政策主动调整的结果还是经济运行内在的表现。
与制造业PMI对应的是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于该指数主要反映商务活动状况,是服务业发展态势的集中反映,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先行作用更强。从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走势看,虽然制造业PMI在50%的分界线徘徊,但非制造业PMI始终在50%以上运动,持续保持强力扩张的态势。
数据分析表明,服务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较强。
一是吸收就业人口存在很大发展潜力。1991-2012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比重上升了17.2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上升了8.9个百分点。由于第三产业吸收就业人口稳定增长,按照比重年均增长0.78个百分点计算,到2020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将上升至42.3%。
二是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2012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达到45.6%,高于上年1.8个百分点;而同期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为48.7%,低于上年2.9个百分点。
三是增长质量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存在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为维持社会就业在低效运转。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要受到社会终端住房需求的影响。过去几年由于房地产业过度开发,在三线、四线城市出现明显的供求过剩问题,造成资源巨大浪费,加剧楼市调整压力。而第三产业发展受经济体和人口规模集聚自发增长所驱动,不存在产能过剩或其他脱离实体经济的问题,因而发展质量更高,稳定经济增长作用更强。
观察1990以来的发展情况看,第三产业始终保持一个稳定向上的发展态势,即使期间我国曾面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压力巨大,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但社会就业仍保持稳定,甚至部分地区部分企业还出现招工难问题,劳动力工资也出现上调。2014年广州用工荒加剧,不少企业普通工人薪水上涨一成还是招不到工人,没有学历要求的岗位也一样。据调查,广州春节后用工缺口达12.33万人。
5.房价高位上涨将成为就业转移的巨大阻碍
经济学传统观点认为,服务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比其他生产部门具有更低的生产率,且增长速度十分缓慢。在服务业中,劳动本身就是最终产品,其质量直接以劳动数量来衡量。而在制造业,由于技术创新和要素优化组合,劳动生产率呈现出指数型增长。
当然,这种观点比较适合于消费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比较,在生产性服务业上,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也可以推动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得到较大提高。但总体而言,服务业对就业人口的巨大吸收能力,决定了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对固定成本投入的高度敏感性,而商业用房、住房成本作为主要固定成本,将直接影响到服务业的盈亏平衡点。
目前看,房价明显上涨已经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障碍。2005年以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速始终要快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增速。但从2005年后,服务业对就业人口的吸收能力开始出现下降。这种情况与2003年以来全国城镇房价呈现加速上涨的历史背景相重合。
房价上涨将明显增加服务业商业用房成本,减少服务业盈利。同时,住房租金上涨,导致服务业雇员的生活成本上升,相应增加了服务业经营单位的人工成本。服务业中的相当多子行业需要一定的营业用房,因而房价上涨对服务业的影响应该是系统性的。
不仅如此,房价高位上涨也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障碍。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住房问题;二是就业问题。农民住房问题,国家尚可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来逐步解决;但由于房价高位上涨所形成的建设资金也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农民就业主要还是通过服务业来解决,但如前所述,房价上涨过快将对服务业稳定发展产生系统性的负面影响。
将推进服务业发展作为稳增长支点
1.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协调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人均收入的中间变量,将形成“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对生产性服务需求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从业人员收入增加→对消费性服务需求增加→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
2.加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扩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由于相当多农民不具备专业技能,学历较低,不符合大多数生产性服务业的学历与技能的要求,选择从事生活性服务业将是一个现实的选择。但生活性服务业基本属于微利行业,如果没有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行业很难扩张,其便民功能也就难以发挥。因此,需要建立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专项财政资金和推进基本商业设施建设,积极扶持相关企业发展。
3.消除服务业政策歧视,打破垄断,释放服务业发展需求
服务业子行业门类众多,功能差异较大,政府管理往往注重特定管理目标,而对产业功能充分发挥重视不够,在贷款倾向与行业准入上还存在对非公经济的歧视。一些重要服务部门被垄断,导致服务业创造就业能力大幅下降。因此,重新审视服务业发展潜力,注重经济发展长期效益,按照“负面清单”原则建立公开、平等和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打破行业进入限制,进一步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在需求,将其打造成为稳增长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