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信托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存量玩法下的资金博弈 升级存量玩法下的资金博弈升级
  •  
    2014年4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基金·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基金·市场
    存量玩法下的资金博弈 升级存量玩法下的资金博弈升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存量玩法下的资金博弈 升级存量玩法下的资金博弈升级
    2014-04-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笼罩在美股科技板块上的阴云,逐渐蔓延至全球市场,遵循“美股映射”的投资逻辑开始遭遇挑战,A股市场上,一批成长股大幅调整。

      而结构性行情,以另一种局面继续上演。

      “微刺激”的稳增长政策,提升了市场对于蓝筹股的“热情”,“沪港通”推进,似乎开始力促资金偏好更为坚定地转向。

      当A股市场遭遇“风云突变”却没有增量资金的介入,市场各方的博弈也开始升级。虽然市场对于后续“稳增长”政策依旧充满怀疑,对于“沪港通”的解读也有着不同的声音,但低估值确实提供了安全边际,市场的天平也似乎越发倾向于蓝筹行情。

      ⊙本报记者 吴晓婧

      市场“风云突变”

      接轨:向上还是向下?

      4 月10 日,证监会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管委员会发布联合公告启动沪港通试点: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 亿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 亿人民币;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 亿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 亿人民币。

      非常有意思的是,两地的投资者,都会认为对方的资金会流入本地市场,内地市场预期香港资金会来追逐 A 股的折价公司,而香港市场又预期内地资金会追逐港股的中小盘成长股。

      如凯石工场认为,“沪港通”有利于大盘蓝筹股的估值修复。一方面,目前A+H股中有20余只A股较H股存在折价,主要为银行、非银金融、建筑、交运、钢铁等行业的大盘蓝筹股。“沪港通”将加速A+H折溢价收窄,令这部分两地同时上市、且A股价格低于H股价的个股具备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对于试点范围内的上证180与上证380的成分股,潜在的增量资金也有助于其估值水平的提升。

      “但事实上,在 QFII、RQFII 可以进入的过去一段时间内,AH 的折溢价问题一直存在。”在瑞银证券看来,“这是否会因为沪港通就消失或者大幅收窄仍具有不确定性。”

      而前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在其个人博客表示,不要以为沪港通就会大幅推升大盘。实际上,当前市场渠道颇多,想炒港股或者想炒A股的资金早已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而且,以当前市场的建设水平,香港市场的诚信度明显更高,造成资金外流也未可知。

      诺德基金经理郝旭东认为,目前A股占指数权重比例较大的板块多为金融、地产、制造、材料、石油石化等传统产业,此类行业估值较国际已基本接轨,甚至在国内题材炒作风气下银行、保险、建材等板块还有较大折价,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最终是港股向下与A股接轨还是A股向上与港股接轨,但在全球估值体系下,已基本限制了这些板块大幅向下的空间,这将有利于A股大盘指数的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A股蓝筹也将部分失去自身的定价权,受到国际资本的影响将会增强,国外重大事件如QE的实行退出等对A股影响将会放大。

      而对于中小盘股的解读,则更为有意思。

      有基金经理认为,港股中小盘股估值较低,“沪港通”将提升港股中小盘股的估值,而也有基金经理认为,这将对目前A股盛行的题材操作造成打击。

      富国中国中小盘(香港上市)基金经理张峰表示,对香港中小型股票,尤其是中型股或也将有一定提振作用。目前,香港中小盘股票的估值较A股显著便宜。

      而诺德基金经理郝旭东认为,AH股的价差大部分反映了壳价值,沪港通的实行,会导致投资者偏好逐步趋同,壳价值将消失,这也会对A股中一些“讲故事”股票的市值造成冲击。并且,在资金和上市公司可以自由两地选择的情况下,成熟完善的市场将会胜出,这将迫使国内加快注册制改革和市场化导向的监管法律制度建设,形成以开放带动改革的局面。

      

      结局:A股散户化的终结?

      如果将眼光放得长远一点,沪港通及其后续政策的推出,很有可能将最终改变A股的参与主体,其估值体系也终将与国际接轨。

      在资本流动管制下,国外投资者要投资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成果,就必须通过QFII和RQFII,或通过相关资本市场投资内资股(如港股市场)。

      在诺德基金经理郝旭东看来,A股不同于港股、美股等国际市场,基本属于仅国内投资者参与的闭环市场,A股市场呈现散户化。截至2013年底,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总流通市值的比例仅约为10%,其中公募基金占比从2007年的30%回落到7%左右,为10年来最低。而在国际市场,2013财年港交所61%成交量由机构投资者完成,美国股市在2009年机构投资者比重就占到了50%以上。

      郝旭东预期,沪港通的实施,伴随后续金额逐步扩大,国际资金进入以及未来国内养老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的进入,A股机构投资者比重将见底回升,A股市场估值体系向国际靠拢。最终,沪港通的实施将在中长期改变A股市场的游戏规则。

      “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机构投资者比重的提升,市场投资风格将趋于多元化,价值股投资和成长股投资都将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改变目前市场中盛行的搞题材、讲故事类赌场投资行为,机构的研究能力将会得到真正价值体现。深一步看,随着A股市场和海外市场直接互联互通,加上后续的IPO注册制以及监管制度的完善,高分红、稳定增长的大盘价值股估值将有所恢复,小盘垃圾股将遭遇趋势性的挤泡沫.”

      事实上,自3月份以来,美国热门股如Facebook和特斯拉以及许多生物技术、云计算股票在过去一个月遭遇重挫,目前笼罩在美股科技板块上的阴云更蔓延至全球市场。而科技股的大跌让重仓的对冲基金措手不及。在3月份最后一周,美国股票对冲基金创2001年以来最差的单周业绩表现,多家顶尖对冲基金的业绩在3月出现大幅下滑。全球科技股持续下跌预示着以金融、制造业以及传统行业为代表的“价值股”将取代“成长股”,成为下一阶段市场风向。

      回归A股市场,创业板指数在2月25日创下1570点历史高点后大幅下跌,目前仍在下降通道,与全球科技股“去泡沫化”过程一致。一些讲故事的伪成长股可能面临大幅下跌,投资者开始重新关注有业绩支撑的绩优股。

      在天治创新先锋基金经理陈勇看来,“当前,成长股已经经过了一定的调整,许多公司的一季报也陆续出笼,而权重股经过上涨也搭好了平台,我们应该积极从有所调整的成长股中去选择业绩确定或超预期的行业、个股去配置,这是获得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蓝筹:中级行情VS短期反弹

      稳增长的“微刺激”下,以国泰君安为代表的券商,高调唱多蓝筹股的反弹行情,有私募大佬也直言,沪深300的中级行情概率越发加大。

      而更多的基金经理,却远没有那么乐观,当被问及对于市场的看法时,一个蓝筹分级基金的基金经理坦言,“蓝筹会有估值修复行情,但预期远没有国泰君安的400点大反弹那么乐观。”而这样的观点,在基金经理中,颇具代表性。

      海富通基金认为,虽然市场目前倾向大盘蓝筹股,但是从基本面和资金面来看,对于大盘蓝筹股的持续上涨并没有足够支持,海富通基金依然认为只是估值修复的短期反弹。

      “沪港通的推出仅会带来阶段性的主题机会,毕竟政策落实仍需要6个月,而且前期的总共5500亿的金额对于A股总市值而言还是较小,一定程度上,沪港通早期的作用主要是在于稳定投资者情绪。”郝旭东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影响A股的主要因素仍在于国内的经济面、政策预期,需要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数据的披露、流动性的松紧、信用风险的暴露以及各类财政、金融政策的实施。从主题角度看,沪港通推出带来的交易机会,建议关注对H股折价较大的板块,如建材、保险以及具备独特中国特色的板块,如中药。

      在国联安基金看来,近期管理层维护经济与资本市场稳定的动作明显增多,除经济层面的“微刺激”外,资本市场也频传利好,如优先股、沪港两地市场互联互通政策陆续推出。政策红利改变了投资者的悲观预期,再加上蓝筹股估值便宜,导致市场参与蓝筹股的热情明显升高。

      “我们判断,二季度经济企稳,再加上政策托底,会继续推动A股市场反弹。对于市场而言,蓝筹将带动沪深300指数继续反弹,估值较高的消费与成长股可能面临压力,上涨乏力。”国联安基金认为,近期管理层维护经济与资本市场稳定的动作明显增多,再加上二季度经济企稳,继续看好二季度的行情。建议增配弹性较大的券商和水泥,此外继续配置风电产业链、LED、食品加工、电力设备,铁路运输设备。

      南方基金杨德龙认为,经济经过前期下滑后,当前处于调整期,财政政策已经开始小幅刺激,但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定,未来走势有待观察,因此大盘可能也会处于一个震荡期,但下跌可能性已经减小,因此仓位上可以由完全防御回归中性。结构上,继续配置估值低、能抵抗经济下行的防御性行业,如银行、食品饮料、医药、汽车、家电等,同时还可以关注一些受益保增长的板块和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