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信托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沪港通,通向何方?
  • 阳光之下
    概无新事
  • 股市中的测不准原理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亿份)
  •  
    2014年4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投资
    沪港通,通向何方?
    阳光之下
    概无新事
    股市中的测不准原理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亿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市中的测不准原理
    2014-04-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基金经理手记

      交银制造基金经理 王少成

      测不准原理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于1927年提出,描述了微观世界的观察中,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

      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不同,微观世界的粒子处于一种或然性的存在状态,即所谓的具有波粒二象性,其宣示了随机性或不确定性是微观客观世界的基础图景。虽然测不准原理已经被后续不断的科学实验所证实,但能深刻理解和认同者仍寥寥,甚至爱因斯坦至死也不认同该理论,他强调自然规律应该是确定可知的,而不应依赖上帝掷骰子来决定。

      从宏大的外部世界回到我们每天都身处的股票市场,同样能发现类似的测不准原理,甚至类似的问题在股市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在股市中,投资者表面上交易的是股票,其更为本质的交易对象基于事实的不同看法或者基于共同观念的不同事实。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大部分时候是难以分辨投资价值的依据到底是事实和观念。

      作为职业投资者,日日反省自身的投资逻辑,也经常彷徨与事实和观念间,无法自拔。正如一个前期流传甚广的段子所描述的A股投资者的困惑:心无所住,扫相破执。外扫一切相,内破一切执。扫相从扫除对PE/PB的套用开始,破执从破掉对价值投资的执着开始。无招式、无理念、无模型、无底线。无即是有,有即是无。

      偏执与事实和观念,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都不是很好的选择。经典的价值投资者坚信基本面对股价的单向决定作用,无惧市场的恐惧和贪婪,依据客观尺度投资所面临的困境是,其需要忍受的时间长度可能远远超过一个职业投资者的职业生涯。而走上另一个极端,完全以他人为尺度,跟随市场追涨杀跌,沉迷于凯恩斯式的选美游戏或所谓的拼图抢答游戏,虽然已经成为A股众多职业投资者生存之道,可稍微分析一点长周期的数据就会发现,这种投资模式却对长期稳定的收益并无贡献。

      索罗斯关于这方面的洞见耐人深思:只要人们的思考只局限于事实,那就不足以作出决定;只要思考作为决策的基础,那么就不能只局限于事实。这使得我们的理解经常是支离破碎,不连贯,不一致,相互矛盾的,而且总是不完整的,这就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引入了真正的不确定性因素,这有别于随机性。

      那么A股职业投资者的出路在哪里?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结论。在经历了2013年以来A股创业板的疯狂后,相信很多投资者都能感受到我的迷惘。我觉得现在重要的问题,不是欣喜创业板崩盘景象多么的绚丽,而是需要在反馈的视角下重新思考众多投资相关的基本范畴,以积极适应未来各色投资机会的涌现。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系统,用静态的和均衡的方法来解释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而当下中国正在经历深刻的改革和转型,又恰逢移动互联网大潮,既有权利体系正在被解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新的时代精神正在酝酿,以往经验和方法都需要重新检验其适用性。反映在A股市场的投资上,需要认真对待市场中的不确定性,不以静态均衡的去生搬硬套而是用动态的、演化的、反馈的视角反复审视和辨析勇敢地走出自身头脑中的确定性世界,这样才有可能逐步接近未来市场的真实图景。

      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费恩曼曾经归纳认为:我们在周遭的世界,所见到的复杂行为只是从深奥的简洁中所浮现出的复杂表象。这不失为一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