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信托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沪港互通蓝筹躁动 风格切换还是估值修复?
  • 星石投资:沪港通获批大盘蓝筹将短期显著受益
  • 沪港通和基金机会
  • 什么是沪港通
  •  
    2014年4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沪港互通蓝筹躁动 风格切换还是估值修复?
    星石投资:沪港通获批大盘蓝筹将短期显著受益
    沪港通和基金机会
    什么是沪港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沪港互通蓝筹躁动 风格切换还是估值修复?
    2014-04-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沪港通来了,大盘随之躁动。然而对于蓝筹行情能走多远基金分歧较大。

      普遍的观点是,沪港通机制的获批将使得大盘蓝筹短期受益,投资机遇也集中于价差套利和稀缺品种;但蓝筹的阶段性走强是风格切换的燎原星火还是估值修复的昙花一现,目前并未达成共识。

      需要指出的是,从基金的二季度投资策略来看,在经济复苏、政策扶持的背景之下,至少在最近3个月中,具有明显估值优势的蓝筹股将成为基金布局的重点领域。

      ⊙本报记者 丁宁

      关注价差套利和稀缺品种

      4月10日,证监会公告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以下简称沪港通)机制正式获批,并且将在未来6个月内正式推出沪港通业务。

      从公私募发布的观点看,机构普遍预期沪港通机制的获批,将在短期内利好蓝筹;在此事件驱动之下,关注价差套利和稀缺品种也成为基金捕捉阶段性投资机遇的重点。

      “这等于打通两地市场的壁垒,有助于缩小两地价差。”国联安基金表示,短期来看,A股溢价低的股票会受到政策刺激出现上涨。

      星石投资总裁、首席策略师杨玲认为,该项改革措施直接影响股市资金供给关系,由于可投资的A股主要为沪市大盘蓝筹股、A+H股、目前沪市大盘蓝筹股处于估值低位,尤其是现在许多跌破净资产的金融股,对境外资金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现在A股相对于H股折价的情况下,此举通过交易制度的改革,更可能吸引境外资金投资沪市蓝筹股。

      从板块来说,A+H股中比例最大的是金融服务业,银行股平均折价7.4%,券商股8.4%,保险21.3%,另外,水泥、钢铁板块折价也较大,短期这些板块将显著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价差不仅体现在A股的投资标的。

      富国中国中小盘(香港上市)基金经理张峰表示,沪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试点不仅利好A股大盘股,对香港中小型股票,尤其是中型股也将有一定提振作用。因为目前,香港中小盘股票的估值较A股显著便宜。

      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适逢港股估值处历史低位,存在估值修复“刚需”,港股通启动初期将为港股引入2500亿人民币资金活水,直接对恒生指数的向上资金推动产生积极影响。以4月11日上市交易的汇添富恒生分级基金为例,当日在港股下跌0.79%的背景下仍大涨7.09%。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认为,沪港通试点落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如果港股市场走势持续好于A股,将来可能会对A股造成资金的分流,目前来看,港股资金流入A股可能性不是很大,境内资金流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市场倾向于出去。

      除了价差,投资标的的“稀缺性”也至关重要。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价差存在是因为投资逻辑差异,在无法直接套利的情况下,说便宜的就要涨到贵的价格是不对的,只有那些符合对方投资者投资理念又在对方市场买不到的标的,才是沪港通真正受益者。

      泰达宏利基金研究主管吴俊峰认为,沪港直通对A股的影响不单是消除价差这么简单,两地无风险利率和风险偏好不同,不可能完全平价。沪港通更深远的影响是对机构投资行为的规范,只要投资标的增长好,估值合理,又是行业龙头,外资就会认可。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寻找机会的方向不一定是今天大家热衷的那些A/H折价比较大的个股,而是H股里面比较少的,A股市场中有核心竞争力和成长性的行业龙头,如安防、家电、智能装备、装饰等板块中的龙头个股。”吴俊峰表示。

      君富投资投资总监王进也表示,沪港通的投资机会方面主要有两点:一是沪港股票价差缩小带来的套利机会;二是互联网、博彩、白酒、中药等沪港优势互补的稀缺性品种的机会。

      

      风格切换还是估值修复?

      尽管对于沪港通短期内对蓝筹板块的利好刺激达成共识,但基金对于市场风格切换能否成行,沉寂已久的大盘蓝筹能否以此为契机再度崛起仍旧有较大分歧。

      一方面,今年以来,有关风格切换的预期逐渐升温。在去年创业板的强势飙涨和今年以来中小板的频频发力后,市场情绪对高估值个股的风险警惕不断发散,而此前跌跌不休的蓝筹股渐渐纳入投资者的视野。

      从成长股角度看,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飙涨后,随着年报的陆续披露,一些业绩证伪的案例给整个板块的高估值水平敲响警钟;加之A股市场成长股高歌猛进的重要推手——海外科技股近期大幅调整,成长股的投资风险愈加引发市场关注。

      南方基金杨德龙认为,全球科技股正在加速的“去泡沫化”,尤其是3月份以来,美国热门股如Facebook和特斯拉以及许多生物技术、云计算股票在过去一个月遭遇重挫,目前笼罩在美股科技板块上的阴云更蔓延至全球市场。

      反观蓝筹股,长城基金表示,蓝筹股潜在利好不断被挖掘,特别是建筑业景气程度明显高于市场预期,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并不像市场担忧的那样低落。

      “由于市场对稳增长的预期和国企改革预期上升,国内流动性并没有明显恶化,大盘蓝筹股估值严重偏低,其业绩依然十分稳健,许多蓝筹股现金分红的股息收益率大大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未来估值修复趋势比较确立”。

      宝银创赢董事长崔军认为,“沪港通”使得A、H股股价倒挂的现象将不复存在,两地股票价差将缩小,对价值低估的蓝筹股是重大利好。在外资风起云涌,蓝筹启动的情况下,中国股市有望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的市场情绪与往昔“风格切换”之前颇为相似:每当中小盘股走出鸡犬升天的一波小牛市,整体估值已至令人咋舌的水平,投资者们纷纷担忧“泡沫”或将破灭的时候,此前一直被资金不断杀跌的蓝筹股们便会骤然雄起。

      然而另一方面,尽管市场对于蓝筹反弹的预期较高,但从净值表现看,基金似乎对市场的风格切换还未做好足够的准备。

      10日,受沪港通利好消息影响,上证50指数当日上涨2.58%,上证180指数上涨1.99%,沪深300指数和上证指数也分别上涨了1.57%和1.38%。

      而纳入统计范围的585只开放式主动偏股型基金的当日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62%,只有5.81%的股基当日跑赢了上证指数,更不用说上证50和上证180指数了。这或许暗示,至少从目前看,基金去年以来对蓝筹板块的低配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根据海通证券统计,583只公布2013年年报的主动股混基金的前五大重配行业,分别是机械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信息技术和电子行业。与上年度对比,基金增持的前五大行业分别是机械、信息技术、社会服务业、有色金属、电子,增持比例分别为5.55%、1.56%、0.42%、0.41%和0.41%。基金减持的前五大行业为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医药、水电煤。

      不仅如此,在相当一部分基金经理的心里,虽然过去数年频现“风格转换”,但其实主旋律依然是紧扣经济转型方向的成长股,而蓝筹股的估值修复只是在成长股爆炒后回调时的“调味品”而已,期望值不宜太高。

      沪上一基金经理认为,在传统经济仍然艰难地去产能化时,诸多新兴产业近年来生机勃勃,其行业和具体上市公司的增速都非常惊人,这其实已经指明了未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投资方向。因此,即便短期蓝筹反弹“成势”,但在估值修复行情结束后,市场热情依旧会回归到成长股上来。

      “A股大盘股对海外资金的吸引力在于超跌。”南方一家基金公司投研部人士坦言:“(沪港通)对A股蓝筹板块短期有些提振,但长期结构是新兴产业的崛起,这是大势,香港市场也会这样,海外投资者资产流向最终会转到新兴产业上,海外投资者不会成为中国夕阳产业的拯救者。”

      

      二季度基金重点关注蓝筹股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对蓝筹行情能走多远存在分歧,但从二季度投资策略角度看,基金更倾向于布局相对安全、具有政策利好支撑的蓝筹行业。

      南方基金二季度投资策略报告称,当前,A股市场处于第一波反弹结束之后的调整期,而政策面又多空交织,短期内仍将继续震荡整理。二季度,在经济复苏、政策扶持的背景之下,股市有望迎来今年的第二波反弹,而目前这轮调整,为踏空第一波反弹资金提供入场机会。

      对于具体的板块选择,南方基金认为,二季度周期性行业会出现盈利拐点,3月份是传统开工旺季,有望带动工程机械、水泥、建材等周期品行业的订单回升。当前经济在继续复苏,通胀压力已经有所缓和,货币政策将保持中性偏松,企业盈利会缓慢恢复。

      南方基金建议,应重点从蓝筹股中挖掘下轮反弹的品种,尽量规避创业板个股,预计银行、券商、汽车、消费、医药等表现相对较好。

      无独有偶,新华基金表示,从盈利增长上看,当前利率水平略有下降,同时考虑到宏观政策整体有向中性偏松转变的趋势,这将对二季度企业财务压力产生缓和作用。同时,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序幕,很多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进一步控制管理费用和盈余漏损的空间被打开。

      新华基金预计,二季度企业盈利增速可能会继续下降但下降速度有所缓和。“我们认为,股市对企业盈利下降的预期较为充分,盈利增速下滑趋缓反而有利于股市的稳定”。

      具体策略上,新华基金表示,当前蓝筹股的估值比以往更低、股价比以往更低,已经较为充分的反映了经济下滑的影响。当前很多蓝筹股的分红收益率超过了5%,如果二季度市场认为的无风险收益率下降到这个水平之下,则蓝筹股的股票就会吸引大量理财资金的回流,这种概率是存在的。

      在其看来,创业板目前估值水平已经很高,尤其是市净率水平已经创历年新高,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IPO暂停时间较长,创业板的资金供需面持续改善。预计IPO重启将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对整个创业板有较大负面冲击,IPO重启很可能成为成长股泡沫破灭的导火索。

      综上看,新华基金认为二季度应当坚守低估值蓝筹,规避成长股泡沫。配置上,具体选择为:低估值蓝筹代表性行业:银行、房地产、汽车等;低估值蓝筹代表性板块:上证50中的低估值蓝筹股票;各行业中的低估值蓝筹龙头公司;精选个股:自下而上的选择优质公司,是长期坚持的核心策略。

      而富国基金则将二季度权益类投资的重点放在了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的行业上。

      在其看来,未来政策仍将以财政稳定投资增速、在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下逐步调结构的方式维持经济在7.5附近水平运行。“经济进入下限区间后,稳增长政策有望陆续推出,关注政策引导对市场的影响,预计整体仍以局部结构性机会为主”。

      富国基金表示,二季度行业配置重点考虑:年报/季报增速稳定且估值处于低位的行业,受益于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