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信托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沪港互通蓝筹躁动 风格切换还是估值修复?
  • 星石投资:沪港通获批大盘蓝筹将短期显著受益
  • 沪港通和基金机会
  • 什么是沪港通
  •  
    2014年4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沪港互通蓝筹躁动 风格切换还是估值修复?
    星石投资:沪港通获批大盘蓝筹将短期显著受益
    沪港通和基金机会
    什么是沪港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沪港通和基金机会
    2014-04-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宏文

      

      上周最大的信息,是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联合宣布正式启动沪港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交易。而这或许也会给平淡了一段时间的基金业,带来一定的机会。

      首先获得机会的应该是,目前已经投资港股市场,并且在港股市场投资比重较高的QDII基金产品。A股市场资金的流入,或许会给沉寂一段时间的港股市场增加波动的机会。尽管,目前从估值角度,业内更为关注香港资金流入上海A股市场的影响。但必须承认,同样来自内地的投资者,或许拥有和QDII基金经理更为接近的“口味”,而市场估值话语权,对于一个投资经理而言是无价的。

      目前业内主投香港市场的产品,包括早期募集的4个QDII基金产品(它们在亚洲市场的投资比例较高),恒生ETF、名称中带有亚洲或亚太的基金,比如上投亚太、博时大中华亚太、国富亚洲机会等。

      除此以外,一些新的产品可能也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会。比如,业内最新出现的恒生指数分级基金。该基金的B份额初始杠杆为2倍,理论上对于看好港股投资机会的投资者而言,多一点杠杆,显然不是坏事。

      当然,值得注意点的是,不同的指数或分级产品跟踪的指数是不一样的。添富恒生跟踪的是恒生指数,恒生指数成分股中有近60%的权重来自汇丰控股、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香港交易所等当地企业,有35%左右的权重来自腾讯控股等中国企业。未来港股市场的直通车机会,是否在这些个股中,需要投资者来分析判断。

      当然,沪股通的出现,可能会影响一类产品的后续规模扩充——RQFII,从以往经验看,RQFII主要吸引的是香港市场内的人民币资金,其的投资方向分为两类——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明显,对于后者而言,未来有更加“直通”且“廉价”(香港基金管理申购费用很高)的沪股通来参与,这几乎肯定将分流一批资金。

      而从更长远角度看,沪港通的影响还将深入沪港市场交易机制的骨髓。对于上海市场的投资者而言,进入香港市场或将可以获得“T+0”的交易速度。对A股市场的投资者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突破。而对于香港市场的投资者而言,进入沪股市场交易,或将获得交易费率、乃至廉价研究产品的服务,这或许也可能一定程度改变他们的交易习惯和本地市场的原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