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信托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2月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实际回报率偏低
  • 保利、嘉德香港春拍稳健启航
  • 市场预热吴昌硕“诞辰170周年” 大师作品价格与价值缘何不匹配
  • 三件过亿拍品刷新纪录 东南亚艺术异军突起 香港苏富比赢得春拍“开门红”
  •  
    2014年4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艺术资产
    2月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实际回报率偏低
    保利、嘉德香港春拍稳健启航
    市场预热吴昌硕“诞辰170周年” 大师作品价格与价值缘何不匹配
    三件过亿拍品刷新纪录 东南亚艺术异军突起 香港苏富比赢得春拍“开门红”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市场预热吴昌硕“诞辰170周年” 大师作品价格与价值缘何不匹配
    2014-04-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曹原 ○编辑 陈羽

      

      2013年,继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李可染、傅抱石、吴冠中之后,黄胄成为又一位作品拍卖过亿元的艺术大师,使2013年成为“黄胄年”。2014年是海派代表吴昌硕诞辰170周年,开年之际市场便对2014是否能成就“吴昌硕年”做出种种猜测。

      事实上,尽管春拍还未全线拉开,仅从各大拍卖行公布的春拍专场布局中便不难发现,围绕吴昌硕作品开设专场几乎成为趋势。类似“吴昌硕诞辰一百七十周年纪念”的专场拍卖在各大拍卖行都可见到,不同拍卖行在拍品选择上都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像日本东京中央拍卖行选择的吴昌硕作品,既有常见的松梅、竹菊、兰石以及藤本蔓类等,也有罕见的山水题材。西泠拍卖则将策划推出吴昌硕精品书画展,进一步传播吴昌硕的艺术精神和西泠印社、西泠拍卖一贯秉持的金石文脉。此外,北京匡时还将在春拍中推出“苦铁不朽——纪念吴昌硕诞辰一百七十周年作品专场”,突出大师佳作与“金石”魅力。

      作品价格常年偏低

      吴昌硕以写意花卉闻名于世,在金石篆刻上的成就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在书法篆刻方面的深厚功力,成就了其在艺术界的重要地位。不过,作为海派的大师级人物,吴昌硕作品的市场价格无论是与海派的任伯年比较,还是与近代书画大师齐白石、张大千相较,都略低一筹。从拍卖纪录可见,吴昌硕的作品曾在2005年出现过千万级别的价格纪录。拍卖市场上流通的吴昌硕作品超过1000万元的不到20件,而且其中大部分只略高于1000万元。

      书画收藏家蒋再鸣直言,吴昌硕作品的价格一直偏低主要是因为吴昌硕作品的赝品比其他艺术家多很多,“因为吴昌硕当时的知名度和市场接受范围已经很广,他在世时,作品的造假量就已经很大,而且他的作品里也确实有部分代笔的现象。”不过,蒋再鸣也补充道:“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对吴昌硕艺术的研究还不够,对吴昌硕诗书画印的全面认知还不够。”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却认为不该过于放大代笔现象。董国强称:“过多把代笔现象夸大,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这种现象肯定有,但情况没有大家说得那么严重。吴昌硕作品的辨别并不是很难。”在董国强看来,影响吴昌硕作品市场价格偏低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存世作品量大,题材相对单调,尺幅大的精品较少。

      诞辰纪念拉动力有限

      借助吴昌硕诞辰170周年的契机,各大博物馆和拍卖行纷纷用展览和专场的形式推出吴昌硕的作品,这种集中的助力能否真的拉动吴昌硕作品价格进一步上扬?

      实际上,对“吴昌硕年”的预热从去年秋拍就已经开始了。2013年朵云轩秋拍,吴昌硕鼎盛时期精品《花开四时》以1150万元艳冠群芳。同样在2013年西泠秋拍会上,吴昌硕75岁所作巨幅《岁朝清供图》的成交价也高达1610万元。而在吴昌硕大比例藏家群体所在的日本,已经结束的2014东京中央春拍中,吴昌硕丁巳年作《曼倩偷来》以5175万日元成交(约合人民币310多万元)。

      蒋再鸣认为:“今年吴昌硕诞辰170周年,肯定是吴昌硕作品价格提升的一个契机,虽然目前内地春拍还未开始,但从前不久日本的两场拍卖来看,价格已经比预期好得多了,一张‘寿桃园’卖到300多万人民币,在以前这样的价格已经属于偏高。在日本另一场拍卖中两件吴昌硕的书法都是我买的,也是到了一个很好的价位,从今年起,吴昌硕的市场肯定会有一个很好的价格提升。”

      但蒋再鸣也强调:“说能拉动到一个多高的高度,可能性并不大,局限他市场发展的原因还是代笔画、造假很多,本人粗制滥造的作品也很多。”

      在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镜清看来,诞辰纪念的契机肯定会对吴昌硕的市场起到拉动作用,毕竟好几个拍卖公司和博物馆都会围绕庆典做展览,西泠印社也刚举办完吴昌硕书画作品鉴赏会等活动,并将在下半年推出大型展览“缶门同辉——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暨弟子作品展”,且将在秋拍中推出吴昌硕专场,对吴昌硕艺术的推崇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陆镜清告诉记者:“吴昌硕的市场一直平稳向上,像黄宾虹,潘天寿,都是一直稳定往上走,吴昌硕作品市场发展的轨迹也差不多。这次他的诗、书、画、印被结合起来推荐给大众,或许会对其某一类产生推动。”除了吴昌硕自身创作受限等原因外,陆镜清对于吴昌硕市场一直偏低还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江南的艺术家,海派艺术家,包括吴昌硕,其作品跟北方艺术家的相比,价格都是偏低的,江南艺术家太多,资源太丰富,南方藏家对艺术的追求相对比较成熟,不完全看尺寸、名气等,所以选择的余地比较大。”

      作品价格与学术地位不匹配

      作为海派后期的大师级人物,尽管齐白石也曾自言“一生没有画(超)过吴昌硕”,但吴昌硕作品价格确实不敌齐白石。对于个中原因说法不一,但比较一致地是,吴昌硕作品目前的市场价格与其历史地位、学术价值不匹配。

      董国强告诉记者,有时候一个高价或事件的出现都能带动市场,学术界和拍卖公司今年都在推吴昌硕,提升大众对他的认知,是因为“我们都觉得他的作品价格太低了”。对于今年春拍匡时的吴昌硕专场,董国强表示:“目前征集的效果还可以,各个面目的都有,有一些精品,但没有特别能创出天价的。”

      陆镜清认为:“吴昌硕的艺术是综合的艺术,既有书画,又有诗词篆刻。大众对他的认识不够,他用金石的手法来体现艺术,很多人更难以接受和理解。”

      而对于吴昌硕在诗、书、画、印方面最值得关注的艺术成就,市场人士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陆镜清称:“80岁前后到最后84岁的作品特别体现了他的金石味道,更有精神,金石的用笔在画画。书画题材方面谈茶谈酒的,吉祥的,跟生活有关的内容,大众接受度比较高。”

      作为收藏家的蒋再鸣谈到:“他的绘画题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画几个寿桃,画些梅花、荷花,兰花都很少,也不画鸟,人物很少,还不是很出众,个人认为笔墨方面水平很一般,造型上很受限制,但是书法和印章方面毫无疑问确实是大师。”

      董国强则认为,收藏吴昌硕作品的人都是对美术史或书法有一定情怀的人,“价钱一直不涨也不见得是坏事,很多画家和书法家在买吴昌硕的作品,目前的价格他们能接受,也是真喜欢。毕竟跟近现代大师相比,比学术,吴昌硕在前三,比价格,吴昌硕在后三,所以从整体来说,吴昌硕市场的安全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