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财富故事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沪市现金分红秀
  • 地价告别狂欢
  • 表外融资:良性腾挪进行时
  • 西安自贸区方案拟6月上报 谋划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  
    2014年4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沪市现金分红秀
    地价告别狂欢
    表外融资:良性腾挪进行时
    西安自贸区方案拟6月上报 谋划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表外融资:良性腾挪进行时
    2014-04-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一升一降中,可以看出银行的表外业务一定程度向表内业务转移的迹象;也意味着“影子银行”的去杠杆进程正积极推进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孙忠

      

      与之前的数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表外融资增速明显放缓,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悄然生变,表外业务出现一定程度向表内业务转移的迹象。这显示在更趋严厉、规范的监管下,“影子银行”的去杠杆进程正在积极推进。

      央行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5.60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5612亿元。交行金研中心认为,不论从月度还是季度数据来看,社会融资活动放缓的现象都十分明显。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融资方需求放缓的因素,也有投资方风险偏好下降的因素。

      但是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指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季度历史次高水平,这表明当前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其中,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2.07万亿元,比上月多1.13万亿元。最近十多年来,社会融资规模季度数超过5.5万亿元和月度数超过2万亿元,是不多见的。

      细析结构,当季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高达53.8%,比去年同期高出9.1个百分点;而信托贷款占比则下降为5%,同比低8.4个百分点。从一升一降中,可以看出银行的表外业务一定程度向表内业务转移的迹象。

      一般而言,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被纳入银行表内业务,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被纳入银行表外业务,企业债净融资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被纳入企业直接融资业务。

      据记者计算,一季度实体经济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方式合计融资1.5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4638亿元。而这一比重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27.8%,比去年同期低5个百分点。

      “这表明,去年扩张较快的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其增长速度已显著回落,这有利于金融机构综合平衡表内外业务规模并防范有关风险。”盛松成指出。

      交行金研中心认为,委托贷款、尤其是信托贷款由于面临资产质量考验及监管强化的影响,已出现明显的放缓趋势,同时在经济展望趋弱和资本充足率受控的条件下,银行承兑汇票的需求和供给也同步下降。

      “影子银行”扩张受到抑制与监管层的一系列规范行为息息相关。例如近日银监会下发99号文,提出若干关于防范化解信托公司风险和推动信托公司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堪称史上针对信托公司风险监管最全面的文件。

      其中信托市场的低迷尤以房地产信托的表现最为典型。用益信托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信托公司房地产集合信托计划发行规模较去年四季度下降超过40%,成立规模下降50%。申银万国研究报告预测,今年信托行业发展前景并不乐观,矿产和房地产信托产品面临兑付压力,经济增速放缓制约企业进一步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