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商业银行正在陷入不良贷款上升的困境中,为化解经济结构转型的坏账风险,适应综合化经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利率市场化大趋势和互联网金融等五重挑战,商业银行正在逐步试点“抱团”授信。
□周子勋
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给国内银行不良贷款带来了上升压力。看已公布的部分银行一季度财报,不良贷款增加额已接近或超过去年全年增加额。比如截至3月末,中行不良贷款总额为803.20亿,较去年末大增79.49亿,超过2013年全年78.23亿元新增不良贷款额;建行不良贷款余额908亿,较上年末增加55亿,增加额超过2013年106亿元增加额的50%;农行不良贷款余额919.91亿,比上年末增加42.10亿,超过去年全年19.33亿元新增额的两倍还多。
客观而言,整体经济的疲弱态势是银行不良贷款增加的主因,而不是一直以来被舆论指责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事实上,当下宏观经济疲弱的走势已成全方位放缓且相互传染的态势。从结构上看,实体经济表现成为问题的症结,即便竞争力更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也在下滑。1至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9553.9亿元,同比增长8%;发生主营业务成本204973.8亿,增长8.7%。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93458.9亿,同比增长13.1%;产成品存货33887亿,同比增长10.7%。显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远不及应收账款、产成品存货以及成本的增长。如果考虑到企业的资金链,问题显然就更大了。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81万亿,同比只增了5.5%,该增速还比上年末高了1.3个百分点,但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长进一步减缓,这意味着工业企业的资金链只会更为紧张,并进一步拖累整个实体经济。而这正是浙江等地区经济目前出现的状况,实体经济连绵出现倒闭潮。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由于不良贷款呈双升之势令银行资产状况备受质疑,银行近日一边强调“银行资产充实”、“银行业无危险”,另一边又加大了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抽贷力度。而银行的这种“超然”姿态,近日遭到了杭州市萧山区地方政府的强硬反击。萧山是杭州的经济强区,但由于几个民企倒闭,在互保传染、银行抽贷之下,连许多骨干民企的资金也吃紧,此前甚至曾有过百强企业或大批死亡的传言。在地方经济面临生死考验之时,萧山区的一位领导透露:“政府开会,叫银行不要抽贷,谁抽贷我们就要通报谁。如果还是继续抽贷的话,我们萧山不要你了,你也不要在这里发展了。”他还表示,对继续抽贷的银行,萧山还会采取收回存在该行的存款、养老保险资金等强硬措施。
萧山的例子足以说明,我国银行的放贷思维,迄今依然还是割裂的、模式化的,缺乏系统性的、订制化的思维。银行、企业、地方政府本来一起组成了一个共生的产业生态系统,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的行业是这个完整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器官。这些器官的运转出了问题,确实拖累了整个系统,合理的做法是小心地去除这些器官上的肿瘤,也即产能过剩行业中的真正问题企业,而不是将整个器官一刀切除。换言之,银行不应忘记,自身也是市场共生体系中的一员。若在制定地方借贷策略时,将银行置身于地方经济以及企业之上,无视地方市场生态而推行割裂化的操作,那无异于对中国经济“釜底抽薪”。
无疑,在既要控制不良贷款又要控制产能过剩行业风险的背景下,银行信贷结构转型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只能在收紧贷款额度的同时,还要对某些产能过剩行业给予一定量的贷款投放。为此,银行不得不开始采取新模式来对企业投放贷款,尤其是集团性质的企业。据报,目前,在不良贷款高发的长三角地区,银行对集团企业贷款采取了“抱团”授信的方式,实行主办行制度来放贷。这种模式采用银行间互相协调、联合授信的模式,并不针对某个项目,而是针对某家企业,了解到底需要多少信贷资金额度,了解企业的流动资金状况,银行间互通信息,匹配出一个定量的授信额度,一方面确保企业资金链不会断,另一方面则尽力避免多头授信、关联企业间互保或重复抵押给银行带来的风险隐患。除江苏外,上海、浙江温州也出现了类似的试点。
机构间信息沟通不足、多头授信问题严重,是我国金融业的老问题了。去年下半年资金面趋紧,银行抽贷致使一些产能过剩企业资金链断裂,致使银行业不良贷款开始攀升。如今,在不良贷款压力下,银行终于开始着手改善多头授信问题,这当然是个好趋势。风险控制一直是我国银行业的薄弱环节,今年偿付和坏账高峰的到来,正是银行业医治顽疾、提高竞争力的好时机。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良贷款激增正在倒逼银行业加速自我改革。当下,如何化解经济结构转型的坏账风险,如何适应综合化经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利率市场化大趋势和互联网金融等五重挑战,正在迫使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加速改革。在今年的监管工作会议上,银监会业已将“完善现代银行业治理体系、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年度第一重点任务,并将“推进子公司制、事业部制、专营部门制、分支机构制改革,完善业务治理体系”作为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抓手。改革将如何推进,我们且拭目以待。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