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
  • 8:艺术资产
  • 9:评论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A1:基金封面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互动
  • A16:基金·海外
  • “大鳄”搁浅之后——QFII中国A股基金过去1年投资纪实
  •  
    2014年5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大鳄”搁浅之后——QFII中国A股基金过去1年投资纪实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鳄”搁浅之后——QFII中国A股基金过去1年投资纪实
    2014-05-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大鳄”搁浅之后

      ——QFII中国A股基金过去1年投资纪实

      2014年5月9日,证监会就《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若干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意味着沪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沪港通)距离正式实施更近一步。市场评价该机制为“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的重要探索”。

      而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标志性载体,QFII中国基金在过去一年半里的投资实践却颇为艰辛。理柏中国的最新基金月报显示,近30家QFII中国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在4月份刚刚创出年内第一次净盈利,而过去1年半间,QFII基金的平均亏损超过10个百分点,持续跑输内地机构。

      名声赫赫的海外大鳄们,在介入中国A股市场十年后,一下子失去了曾经的无限风光。以“价值型风格、以公司竞争力分析为导向、以行业龙头公司为立足点”的投资体系貌似也失去了过去的投资效率。无论如何低调,QFII机构们在中国市场已经开始了艰难的转型。⊙本报记者 宏文

      净值的锅底曲线

      资产管理行业里有一句硬邦邦的话——“业绩说明一切。”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一个机构要证明自己的出色,只有拿出优秀的业绩才有说服力。而反之,哪怕再多的宣传也抵不过业绩榜单上的扎实表现。

      如果用这个来衡量,那么QFII机构们的业绩在市场内可能已经低迷了许久时间。根据上证报资讯的历史统计,最近2个完整业绩年度,QFII中国A股基金的业绩都持续落后于内地基金。连带着3年期和5年期的业绩都双双走低。如果要追溯历史的话,上一次QFII中国基金的大胜可能要追溯到2009年。

      事实上,自2007年后,A股市场内,内地基金已经与QFII基金进入了业绩的缠斗期,此前的5年,从2003年到2007年,QFII中国基金的表现是压倒性的,远远盖过内地基金的平均表现。而从2012年后,QFII基金和内地基金的表现有所拉动。

      如果把QFII基金在各家机构中的排名画根曲线的话,那么这个形状很像一个“平底锅”。2007年之前是“锅的把手”——高高在上,2008年后缓慢下挫形成了“锅边”,到2012年后就平躺的“锅底”了。

      与此同时,QFII基金的业绩下降也带来了其的市场影响力的下降。以第三方的统计数据,截至一季度,QFII机构持股金额最大的前十大股票分别是,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格力电器、华夏银行、海螺水泥、贵州茅台、上汽集团、大秦铁路、上海机场和伊利股份。

      剔除外资机构以战略投资者出现的几家银行股,剩余的格力电器、海螺水泥、大秦铁路、上海机场等个股,表现在业内都只能算“稳健”或者说是平淡。其中不乏大幅下跌的价值型个股。

      再打开那些代表性突出的QFII机构的持股名单,类似情况更是具有普遍性。业内最大的QFII机构之一,德意志银行2013年来持股市值最靠前的个股分别是华夏银行、上汽集团、贵州茅台、海螺水泥、潍柴动力和中国铁建等。剔除德行战略投资的华夏银行意外,其余标的过去几年处于整体的调整或下降通道中。

      另一家颇为有名的摩根士丹利国际亦是如此,截至3月份,持股最多的几个个股包括,格力电器、伊利股份、上汽集团、贵州茅台、海螺水泥。其中格力电器一家就占了“大摩”超过20亿的持股市值。而其整体表现亦只能用震荡来形容。

      而与此同时,曾经的“苦难兄弟”——内地基金显然已经找到了新的投资思路,刚过去的2013年,偏股型基金的整体收益接近16%。开年以后,A股基金的业绩冲劲也很足。

      两者的差距某种程度上与投资风格和投资方法的“守”与“变”有关。2013年后,A股基金以变为主导,组合内大幅调入了新兴成长类、科技类和新兴产业、改革等板块的个股。与此同时,QFII基金的整体持股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动,这构成了业绩上的巨大差别。

      一个直接的佐证例子是,QFII基金的组合中,银行和金融股的低位总体在过去几年内没有太大的变化。以一家有代表性的欧美大型基金而言,2010年8月其持有的金融股占比为26%(即基金净值的26%投资在金融领域个股上),2011年6月为金融持股的比重为32%,2012年12月,金融持股比重为40%以上,2013年7月为32%,2014年3月则依然为26%。经历了5年低迷,银行股从来都是QFII机构的最大持仓行业,这样的投资态度可以用“坚守”也可以谓之“痴心不改”。

      与之相反,内地基金的变通速度更快。2014年1季度末,国内A股基金持有金融股的比重仅为2.84%,排名在所有行业的第三位。这个比重已经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此前的2013年4季度,国内A股的金融股比重为4.6%(可比数据)。2013年,A股基金的金融股比重为9.17%。再早些时候,内地基金的金融股比重也一度超过30%。

      QFII基金的“坚守”和内地基金的“弃守”或许还和其不同的业绩比较基准有关。

      众所周知,QFII基金在A股的投资基本遵循着较纯粹的“相对基准”的评价模式,只要战胜了业绩基准,基金的业绩评价就是正面的。以一家欧美大型QFII基金的业绩来看,其今年以来净值下跌6%,过去1年下跌了8%,过去三年下跌了16%。整体收益都不好看。但是,与基准比,该基金这三段时间段内分别跑赢基准1%;6%和3%,因此,该基金依然维持着客观的规模,过去几年整体规模和份额依然保持了其成立之初的水准。

      而内地基金的评价则残酷得多。同样是一家深圳的价值型基金,其过去几年的超额收益比之前述的QFII基金更为突出。其三年业绩进入了行业前列。但因为其近年相对同行的业绩排名明显靠后,无论是公司内还是行业内的评价都并不高。换言之,内地基金采取了远较海外同行残酷的“市场排名”和“绝对收益”兼顾的评价模式。因而,内地基金也有更多的动力思考和跟随市场的风格变化。

      这个曾经被认为“风格漂移”的原动力,意外的在中国经济的转型期成为一个先进的投资理念的驱动力。这或许是,QFII基金近年落后于内地基金的一个深层的原因。

      艰难的转型尝试

      市场的力量总是无处不在。即便受着更为稳定的评价体系的保护,QFII中国A股基金的投资风格悄然的在去年开始变幻。当然这个过程必然痛苦和艰难。

      从投资组合看,截至一季度末,不少的大型QFII基金都开始引入新的投资思维和投资品种。即便是最为“深蓝”的价值型QFII,也开始在组合中引入以往罕见的小盘周期股。就整体看,A股市场过去两年的急速转轨,已经对QFII机构产生了思维冲击,各类QFII机构的A股投资风格和过往最初的5年,已经表现的明显相同。

      由理柏中国和上海证券报推出的过去一年的历次QFII基金月报亦显示,过去一年时间内,部分QFII中国A股基金借助不同的方式展开调整,其组合的投资业绩也表现各异。整体上看,虽然整体投资业绩仍然落后于内地基金。但其中,也有个别投资风格转换较为顺利的机构。比如去年,就有两家QFII收益率逼近20%。这个业绩在内地基金中也是中上游水平了

      从一季度的上市公司季报和QFII中国A股基金的历次月报来看,业内QFII的投资风格已经基本打破统一的格局,转而进入百花纷呈的阶段。从其投资情况看,基本可以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依然维持强势的价值股投资风格的QFII机构,其的组合变化特点为,有序的减少“深蓝”型的价值投资品种,在内部增加消费品龙头的持股,小幅度纳入成长股。其概括来说,总体策略就是“风格不变,比重微调”

      典型的是德意志银行。截至2014年1季度末,该机构的重大投资至少覆盖了11家上市公司,合计投资85亿元人民币,属于业内持股市值最大的QFII基金之一。剔除德行战略持有的华夏银行外,其的A股投资也达到了23亿元人民币以上,而这仅是其持股进入上市公司股东前十名的资产统计。

      从持股情况看,德意志银行的持股品种仍然锁定最为经典的“价值股”领域,尤其以估值低、盘子大、经营状况好的金融、建材和消费类龙头企业为主。基本上,德意志银行锁定的行业就是三类基建、公用事业和食品。除去华夏银行外,德意志银行在基建产业链上投资了中国铁建、潍柴动力、海螺水泥、祁连山、鞍钢股份和北新建材。其中海螺水泥的持股市值接近9个亿,是其除华夏银行外最大的持股。此外,在食品领域,德意志银行卯上了贵州茅台,季度末新增375万股,市值逼近6个亿。另外,在公用事业领域,德行买了白云机场。总体上看,德意志银行依然维持了强劲的价值型风格——“价值低估、行业龙头”,依然是其持仓的主要特征。

      但德行近一季度也有变化。其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减少了QFII色彩浓重且价值色彩明显的中国铁建的持股。同时也调低了对鞍钢的持有市值。而其组合中主要增持了海螺水泥和贵州茅台。尤其是海螺水泥,是上海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同时上市的公司中,A股折价最明显的公司,德意志银行增持海螺水泥,其坐实了水泥产业链去年复苏的时机,也隐含着AH套利的背景,可谓是价值股投资上近年少见的一个神来之笔。

      类似的机构还有以价值股投资为特点的邓普顿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以及海外的大型金融企业花旗环球金融公司。

      具体来看,邓普顿近年内在国内A股投资上着墨不多,投资认准业务稳定、分红、低价的皖通高速,近年内多了一个新安股份。而后者则已有转变为PE投资的倾向。在花期金融近26亿投资中有16.8亿投资在格力电器上。而格力电器近年内算是价值股中少数没有出现大幅净值下跌的企业。因此,这个布局有其的得当之处。当然,总体上看,以价值股为布局落点的QFII机构,依然面临着市场风格转换和基金的净值业绩压力。

      第二类的QFII的则采取了“渐进性”改革的做法。以消费股为核心持仓,同时,不断引入各类成长股,来稀释原有的价值投资色彩。这某种程度上,成为整个QFII机构的主流风格。

      有迹象系那是,目前业内投资A股比较突出的日系QFII机构日兴、野村等、海外盛名已久的资本国际,美资的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均有此风。驻地在香港的若干QFII机构也是秉持上述策略的典型机构。

      以摩根士丹利而言,过去几年的变化过程堪称“QFII投资风格转型的教科书”。2009年初,摩根士丹利的主要持股是4个,宝钢股份、东方航空、柳工和宇通客车。属于典型的深蓝派别,投资以周期行业和周期消费品为特色,其投资背景明显是着重于国内宏观调控政策节拍。

      但至2014年一季度,摩根士丹利的持股已然转为投资和成长兼顾的节奏。宝钢股份已然在持仓序列里,但东方航空已然不见踪影。替代的是中百集团、华润三九这样的新兴消费股。组合里有大秦铁路、上汽集团这样绝对的蓝筹股,也有悦达股份、江南高纤、京威股份、万通地产这样的题材丰富的中小盘股。

      类似的摩根大通等机构也实行的类似策略,不过,目前看,该类机构的组合特征和内地价值混合型风格的基金很接近。因此,面临的问题也很一致,即在如何融合两者的风格上,还需要进一步的业绩证明。

      第三类的QFII组合则是后起的、或长期以中小盘股为投资落点的QFII机构。其代表如早期的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新近成立的具备澳洲、新加坡背景的机构如淡马锡富顿、安保资产等,以及在中国驻有团队的哥伦比亚大学、施罗德中国等团队。

      上述QFII机构的特点是,这类机构普遍在中国A股市场拥有一定数量的本土投研人员,因此较为熟悉A股上市公司。比如,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早期曾在香港进行分仓,由当地投顾机构为之服务。更有不少机构直接和国内的私募或公募机构合作。

      从组合角度看,该类机构和内地基金最为相似。但亦有其特殊特点。以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而言,该基金的组合几乎无法用风格的角度概括。根据聚源的统计数据,其在1季度末持有的19个公司,既有典型的蓝筹股云南白药,也有ST股的*ST大荒和*ST天威。既有低估值的传统企业鲁泰、晨鸣纸业,也有科技股欧菲光。既然医药生物股天坛生物,也有周期股山东黄金,既有公募基金的心头好,也有私募基金的看家品种。组合中小到1000万的持仓,大到5个亿品类无所不包。通常此类组合的业绩由于品种风格高度分散,反而难以体现出特定阶段的成长性。

      另一个典型的成长派是哥伦比亚大学,该机构季度末有4个重仓品种露出水面。分别是银邦股份、恒顺醋业、精伦电子和益佰制药。从持仓角度看,银邦股份和恒顺醋业的长期持有对业绩有正面贡献。1季度内剔除的仁和药业避免了一定损失,但益佰制药的提前减仓貌似又错过了一段蓬勃大行情。

      总体上,持股表现好坏参半暂时是此类机构的特点。这亦体现出该机构面临的问题,即海外的成长风格和A股市场的成长性风格存在相当的差异。基本面和估值兼顾未必能造就绝佳的业绩。

      重新崛起 路在何方

      仅就目前情况看,QFII机构的投资转型难言完全成功。至少在组合业绩和影响力上,距离复苏历史巅峰仍有较大距离。未来QFII投资重现辉煌的成功之路仍待探索。

      从直观的角度看,QFII崛起的主要问题是——QFII的重点持股仍然难以获得其他投资群体的充分认同。价值股日益表现出“无人应和”的尴尬,而新增买入的成长股又有接市场最后一棒之虞。

      一个简单的统计可以发现。2014年1季度,QFII基金新增买入的品种中,表现最佳的依然是老牌的周期股海螺水泥(而其背后或许有沪港通等一系列政策背景)。而个别QFII机构新增买入的如永辉超市、*ST大荒、置信电气、东方电气等个股均在后一季度表现不佳。这似乎表明了,部分机构的成长股投资思维仍待锤炼的现状。

      而从投资禀赋看,QFII机构的历史长项是对行业周期的准确把握,和对中国宏观政策的灵敏嗅觉。此外,其稳定的高持仓策略也是其胜出的主要依靠。

      但从现实情况看,A股市场自2012年后走入了新的周期。A股的行业轮动周期明显变化,规律性大为降低,其波幅亦有所缩小。这让以往以宏观政策为指导的行业轮动策略受到重大打击。这无疑伤害了QFII机构自身表现的一个重要领域。

      而与周期股节奏同步转换的还有,中国政策周期和思维的改变,这个过程虽然较早被海外机构捕捉到,但似乎仍然没有被其充分理解和消化。否则就很难理解,为何每一轮中国政策的微调都被海外大幅渲染,也都成为QFII机构重配周期品的一个触发时点。可事实上,过去几轮政策出手,A股周期股的表现微乎其微。

      客观地说,QFII机构的表现不足,其中或许有资金层面的原因。

      从历史上看,QFII机构的表现和其背后的海外资金对于中国股票市场非常向往而有“求之而不得”的心态有很强关联。即构成了A股市场资金面上独特的“QFII效应”。中国A股市场历史上多个底部和新增QFII投资额度有关。而QFII资金经常成为市场上抄底最成功的群体。但从近两年的情况看,QFII资金对于A股市场的热切爱好程度有所下降。海外市场自身的经济情况和股票市场表现可能是主要原因。而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QFII机构在业内的话语权。

      较有意思的一方面是,QFII机构最挣钱的品种依然是战略投资持有的银行股。比如,参股华夏银行的德意志银行、参股兴业银行的恒生银行等。其的战略持股的表现远比其财务投资的公司要强。共同参与格力电器的几家欧美大机构也有较好的保值效应。

      这或许表明,QFII机构的优势在A股公司目前的治理结构中,仍然无法充分发挥。A股和海外股市的国情差异仍需要其充分认识。换一个角度看,QFII机构拥有话语权的上市公司或许可以成为另一种关注的理由。

      不过,在经历了2013年和今年初的业绩沉闷后,QFII中国A股基金在近期渐渐找到了反击的感觉。

      来自理柏中国的统计显示,在刚过去的4月份里,纳入统计的近30只QFII中国A股基金的平均净值涨幅为0.49%,明显超过了当月内地A股基金-0.19%的业绩表现,一扫前三月的沉闷状态。根据此前的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QFII中国基金的收益率落后A股基金约6个百分点。

      QFII业绩的柳暗花明,或许源于金融银行股的强劲表现,即所谓的风格转换。统计显示,4月份银行股和金融股的走势十分强劲。其行业收益水平跑赢市场平均水平约3个百分点,跑赢信息技术行业近8个百分点。而QFII中国基金通常持有较高比例的银行金融股。

      但无论如何,市场风格的转换或行业公司的起伏,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规律。A股市场会顺着自己的轨迹嬗变下去。而QFII机构和其他市场投资者一样,也必定需要适应和追随经济和股市的节奏与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