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市值新规考验智慧
    参与打新不妨“见招拆招”
  • 债券估值专题研讨会在沪举行 专业人士热议债券估值创新与风险管理
  • 香港银行业拟推挂钩沪港通产品
  • 建信稳定增利均衡配置 支撑业绩长期领先
  •  
    2014年5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研究·财富
    市值新规考验智慧
    参与打新不妨“见招拆招”
    债券估值专题研讨会在沪举行 专业人士热议债券估值创新与风险管理
    香港银行业拟推挂钩沪港通产品
    建信稳定增利均衡配置 支撑业绩长期领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债券估值专题研讨会在沪举行 专业人士热议债券估值创新与风险管理
    2014-05-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璐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日前在上海举办了主题为“债券估值创新与风险管理”的第三届债券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证监会、行业协会、沪深证券交易所以及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托管银行等机构的100余位专业人士参加了会议。

      债券交易不活跃属于国际通例,因此需要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债券公允价值。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强调,估值能力代表着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副主任徐浩认为,规范基金估值是基金行业监管体系的重要环节。针对市场变化以及基金投资运作的实际需求,希望积极推动交易所债券估值标准的进一步合理和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绍统表示,上交所相关部门已经在自律监管和相关业务中采用了中证指数公司的债券估值作为市场参考。证监会公司债券监管部主任霍达在发言中,针对与债券估值密切相关的债券评级行业,提出严格监管、有效建立行业治理机制的监管思路。

      中证指数公司总经理马志刚表示,过去一年来,中证指数公司对债券估值业务进行了新的探索。实时国债收益率曲线和估值工作已基本完成测试,有望于近期正式上线;资信评级部门的成立,将对中证信用债估值形成有力支持。此外,中证债券估值在上交所的“国债预发行交易”以及“券商报价式回购”等业务中获得应用,为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创新贡献了力量。

      会上,中证指数公司就债券估值的发展与创新、债券实时估值的理论与方法作了专题报告,介绍了中证债券估值业务的现状与最新进展,探讨了引入债券实时估值的意义。来自上交所、证券公司、托管银行、研究机构的专家分别就交易所债市发展与风险管理、债券估值在资管行业中的特点与问题、估值在报价式回购中的应用以及估值与信用风险防范等主题进行了专题演讲,并围绕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交易所市场债券估值方法完善,以及市场机构对债券估值服务的期望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积极发挥协会作用 提高全行业估值水平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

      积极发挥协会作用 提高全行业估值水平

      近日,中证指数公司在上海举办第三届债券估值创新与风险管理研讨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出席并致辞。她强调,未来基金管理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估值能力,因此协会及下辖估值核算小组将继续鼓励估值方法和应用的探讨,培养基金管理人的估值责任意识,建立估值判断体系,提高评估、选择第三方估值机构的能力。

      钟蓉萨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要求“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令全市场感到振奋。近年来我国债市取得巨大发展,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市场规模、还是估值、评级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协会始终秉持开放的态度,着力培育基金管理人的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多元化,希望从多角度不断优化行业的生态环境。

      钟蓉萨进一步指出,去年协会估值核算小组已经组织行业和学术领域专家,对中证债券估值进行了全面评估,评估组认为,中证估值在科学性、公允性、稳健性、一致性等方面均已经达到应用标准。协会目前正在研究将中证估值纳入基金行业《固定收益品种的估值处理标准》,旨在丰富行业第三方估值机构的选择,由市场去检验第三方估值机构的估值质量和方法。

      据了解,行业估值核算小组早在2007年在证券业协会下设立,定位于固定收益类资产估值标准的研究和制订,成员主要来自基金管理公司、托管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继基金业协会成立后,估值小组划归基金业协会下设托管与运营专业委员会管理,去年8月小组架构进一步扩充,增设了权益类资产的估值成员。工作内容方面,估值小组除了解释、修订当前估值指引,还根据市场动向,及时制定了基金参与黄金ETF、国债期货、国债预发行等新业务的估值标准。

      稳步推进货币市场基金参与交易所债市

      中国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副主任徐浩:

      稳步推进货币市场基金参与交易所债市

      中国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副主任徐浩在2014年第三届债券估值研讨会上指出,债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对基金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公募基金近年来产品线不断丰富,特别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发展比较快,改变了以往以股票产品为主的配置格局。截至2014年4月底,债券资产在公募基金资产中占比近1/3。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债券市场投资面临广阔发展空间。基金行业愿与各方共同建设一个更具竞争活力、更加公正透明的债券市场。

      徐浩表示,规范基金估值作为保证基金行业稳健运行的基础工作,是行业监管体系的重要环节,监管层对基金估值非常重视。我国债券估值从2007年起要求所有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产品,采用第三方估值进行会计核算。随着市场的发展,估值出现更多的方法和技术,如何适时引入竞争也在探讨之中。下一阶段,针对市场的最新变化以及基金投资运作的实际需求,我们希望能够积极推动交易所债券估值标准的进一步合理和完善,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货币市场基金参与交易所市场投资。运作平稳、条件成熟以后,把这种做法推广在行业各类机构中全面实施,积极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持续发展。

      最后,徐浩强调,我国《基金法》要求,基金资产估值的法定责任人是基金管理人。同时,基金托管人对基金估值结果有复核义务。外部估值技术的引入并不能免除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的估值责任。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应审慎采用第三方估值技术,建立事前决策、事中监测、事后评估的业务制度。

      提高债券估值业务水平 促进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绍统:

      提高债券估值业务水平 促进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绍统在债券估值创新和风险管理研讨会上表示,过去的一年中,在市场各类机构的积极参与下,交易所的债券市场在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上交所相继扩大了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范围,开展了国开债在上交所的发行与交易;推出了国债预发行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了上交所资产证券化等业务。未来,上交所将不断加强交易所债券市场品种的创新,积极推进可交换债和债券质押式协议回购等新产品和新业务,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多的交易品种,进一步活跃交易所债券市场。

      刘绍统表示,2013年上交所债券市场在债券托管量、成交量、市场参与者和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首先,从规模上看,截止到2013年底,上交所债券市场的托管量达到1.72万亿,全年交易量达到62万亿,与前些年相比均创历史新高;其次,从投资者角度来看,上交所积极培育并引进多样化的债券市场投资者,今年在证监会的大力推动下,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可以参与交易所市场的债券交易。未来上交所将进一步培育多元化的投资者,不断丰富上交所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同时上交所不断完善债券市场交易机制和交易系统,大力促进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逐步建立了债券违约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采用市场化、法制化的手段来管理市场风险,更好地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刘绍统进一步表示,从国际上来看,债券市场不同于股票市场,债券绝大部分品种交易都不活跃。因此,合理地确定债券的公允价值就成为重要问题,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是采用第三方估值技术来确定债券的公允价值。目前,证监会和上交所正在不断推进债券估值方面的工作,加快调整交易所市场以收盘价格确定债券公允价值的方法。刘绍统称,中证指数公司多年从事债券估值的业务,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债券估值体系,对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均开展了相关估值业务,目前上交所相关部门已经在自律监管和相关业务中采用了中证指数公司的债券估值作为市场参考。未来,希望中证指数公司能够进一步完善债券估值体系,建立更加科学的估值方法,提高债券的估值精度,为市场机构提供更好的市场价格参考。

      严格评级行业管理 有效建立行业治理机制

      中国证监会公司债券监管部主任霍达:

      严格评级行业管理 有效建立行业治理机制

      在近日举行的债券估值创新与风险管理研讨会上,中国证监会公司债券监管部主任霍达表示,随着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而对评级行业的监管,需要结合国际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特殊市场环境的监管措施。

      信用评级行业在债券市场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直难于对其进行有效监管。霍达说,资信评级机构往往强调其评级结果是一种主观观点,如何监管是一个普遍难题。相对成熟市场,中国信用评级行业还很年轻,监管问题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评级公司缺乏商誉,失信成本低。我国评级行业发展时间短,内部控制和业务制度不健全,特别是近几年的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内控制度有时流于形式,为争抢市场份额压低收费、以价定级的现象较为常见。因此,投资者对评级结果认可度不高,真正具有公信力的评级公司尚待脱颖而出。

      第二,缺乏信用违约记录,质量检验机制缺失。我国债券市场几乎没有实质性违约,存在“刚性兑付”,使得评级结果无法得到直接检验,进而导致评级结果趋同,成为简单的符号,失去衡量信用风险的价值。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发行人将外部评级视为应付监管、增加融资成本的负担,评级公司也缺乏动力提高评级水平以体现自身专业价值。

      对于评级行业的监管,从国际经验来看,在金融危机之后已经逐渐达成了一些共识。总体趋势是加强监管,如需要对利益冲突进行规制,提高评级公司信息透明度,减少外部评级依赖,将评级性质由主观观点定性为专家意见等。与此同时,业界对于能否评价评级方法、行业竞争是否有效、评级的商业模式等问题仍然存在分歧。

      霍达表示,对于完善评级行业监管,提高评级行业公信力,其基本理念是“严管”,在鼓励竞争的同时,严格执法,加大评级公司的违规和失信成本,促进优胜劣汰,建立自律管理、行政问责和市场筛选相结合的行业治理机制。

      具体措施上,一方面将遵循评级监管的国际准则和国际趋势,防范利益冲突,提高透明度,减少评级依赖,加大评级公司责任,强化监管执法。另一方面,将针对我国的特殊市场环境和行业状况,探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包括在证券业协会下设评级质量控制委员会。对评级假设的审慎性和合理性、评级方法一致性进行评价;由自律组织代表同业进行买方评级付费,或由自律组织筛选评级公司;由独立第三方建立评级结果与市场实际利率的符合度数据库,并公开发布;强制要求评级公司向同业开放评级资料以便利主动评级等。

      霍达最后强调以上观点仅属初步研究意见,尚不成熟,还需要与评级机构、发行人、投资者和相关自律组织的广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