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专版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海外
  • A14:基金·研究
  • A15:基金·互动
  • A16:基金·人物
  • 中国歼击机将从A股崭新起飞
  • 中方暂停
    中越部分双边交往计划
  • IPO申报封关半年后重新开门 排队企业出现两张新面孔
  •  
    2014年5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封面 下一版
     
     
     
       | 1版:封面
    中国歼击机将从A股崭新起飞
    中方暂停
    中越部分双边交往计划
    IPO申报封关半年后重新开门 排队企业出现两张新面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IPO申报封关半年后重新开门 排队企业出现两张新面孔
    2014-05-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雪青 ○编辑 孙放

      

      在“封关”近半年后,拟IPO企业排队名单中首次出现两张新面孔——利群百货、通灵珠宝。两公司的IPO申请上周被证监会受理,其预披露文件同步公布,履行“受理即披露”的新规。与此同时,由于中止审查家数多于新受理家数,排队企业总数上周不增反减。

      证监会5月16日晚间最新发布的IPO审核企业情况表显示,截至5月15日,新增受理青岛利群百货集团和通灵珠宝等两家零售业公司的IPO申请,其保荐机构分别为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目标上市地则不约而同地选择上交所。

      此前近半年中,IPO审核通道一直处于“存量管理”状态,未有新申报项目被受理。今年3月末,证监会微博曾就目前首发企业上市的时机选择问题作出表态,建议保荐机构协助发行人合理把握申报时间,以免因在审时间过长,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并鼓励企业通过新三板挂牌、境外上市等其他方式融资发展。

      这一表述,一度被部分市场人士解读为:今年IPO以消化存量为主,监管部门可能不会再受理新的IPO申请。而现在,上述两家公司的IPO申请获受理,说明这只是误读。而另一方面,也有保荐机构人士指出,监管层受理新的IPO申请,并不意味着放开IPO节奏。此后诸多环节,皆可控制IPO节奏。

      同时,即便有两位“新丁”加入,IPO排队企业的数量依然在下降。在最新名单中,排队企业已由上期的598家减至595家,其中拟赴上交所的企业215家,深交所中小板175家,创业板205家,“由深转沪”的公司进一步增多。中止审查的公司则由上期的64家增至68家。

      此次,根据“受理即披露”的新规,利群百货、通灵珠宝已第一时间发布了IPO招股书申报稿。

      利群百货的预披露文件显示,公司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17600万股,其中老股转让不超过5000万股。公司拟IPO募资19.05亿元,分别投向连锁百货发展、门店装修升级、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四期、电子商务平台升级等四个项目。该公司2011至2013年净利润分别为2.94亿、3.33亿和3.33亿元。

      在利群百货的股东榜中,引人注目的是,高盛旗下两公司北京高盛投资和高盛山东商业投资各持有2750万股,占总股本比重均为4.02%,并列第四大股东。

      此外,通灵珠宝的预披露文件则显示,该公司主要从事钻石、翡翠等珠宝首饰产品的零售业务,此次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6079.89万股,募资7.95亿元,分别投向营销网络、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中心等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据披露,该公司近三年业绩波动明显,2011至2013年业绩分别为1.87亿元、7167.26万元、1.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