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中概股染上A股炒新症
  • 期债冲高回落
  • 中短期内变盘可能性加大
  • 沪指2000点关口挣扎
  • 跟踪产业政策确定品种
  • “有彩即涨”简单炒作隐含风险
  • 私募关注畜禽养殖周期性机会
  • 美联储加息与否本周见分晓
  •  
    2014年5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中概股染上A股炒新症
    期债冲高回落
    中短期内变盘可能性加大
    沪指2000点关口挣扎
    跟踪产业政策确定品种
    “有彩即涨”简单炒作隐含风险
    私募关注畜禽养殖周期性机会
    美联储加息与否本周见分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概股染上A股炒新症
    2014-05-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赵一蕙 ○编辑 孙放

      

      与道指、纳指持续强势相迥异,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近期走势却呈明显分化。上周五,刚登陆美股市场的聚美优品以近10%的涨幅完成“首秀”,但自3月份开始出现跳水的当当网,当日股价却下跌8%。这一起一落并非个案,由于关注中概股的资金群体有限,因此当最新上市的公司“明星闪耀”时,不少老牌中概股却星光黯淡。

      聚美优品上周五登陆美股,全天以9.91%的涨幅收盘,在当日涨跌分化明显的中概股中排名靠前,似乎给后续等待上市的公司们带来了一个好兆头。而同时,当当网却下跌7.8%,收于9.1美元,相较公司今年3月上旬日创下的近期高点19.05美元已然腰斩。事实上,遭到重挫的不止当当网一家,今年尤其是进入3月下旬以后,受美股科技股调整影响,一批科技中概股跌幅更加明显。新浪股价今年1月曾达到近90美元,如今也已接近腰斩。

      “中概股中,相当数量都是TMT行业,前期中概股涨幅较大,其中也包含了美股科技股上涨的泡沫因素。如今,全球科技股调整的大背景下,美股科技股开始调整,所以中概股本身也会受到影响,难免出现明显下跌。”一位投资界人士向记者表示,而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诸多美股投资人士均认为,前期涨幅过大,是导致此轮下跌主要动因。

      然而,另一方面,在估值调整背后,又有一批新的中概股翘首企盼登陆美股。今年以来,途牛、聚美优品、猎豹移动等一批中概股已纷纷“逆势”上市,后期更有京东、阿里巴巴、智联招聘等“虎视眈眈”。而且,数家今年新上市的中概股,首日都有不错表现。

      一方面是前期市场明星的疲软,一方面是“新面孔”层出不穷。后续“供应”的增加,迫使资金分流,加速了“老股”下跌。一位美股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实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美股市场,一些本来盘子就不大的高风险中概股并不是市场的热门选择。关注中概股的资金,相当部分是来自于中国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也会将一些对A股的投资习惯“复制”于中概股。于是,在中概股群体中,往往会出现投资者“喜新厌旧”、股价此起彼伏的怪圈。

      不过,虽然投资氛围不是很热烈,赴美上市的企业却并未因此减少。在经历了2011至2012年的中概股“诚信危机”后,中概股在美股IPO近期又出现回暖迹象。由此,“新老分化”的现象还可能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