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五粮液降价 茅台缘何受殃及
  • 认购定增股变相获得激励股权 国资高管搭上成飞集成重组顺风车
  • 四公司中标大单
  • 华友钴业携超高毛利率豪赌IPO
  • 长城汽车
    拟32亿投建俄罗斯生产基地
  • 众高管携经销商杠杆式认购定增股 “不差钱”奥康国际变相股权激励
  •  
    2014年5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五粮液降价 茅台缘何受殃及
    认购定增股变相获得激励股权 国资高管搭上成飞集成重组顺风车
    四公司中标大单
    华友钴业携超高毛利率豪赌IPO
    长城汽车
    拟32亿投建俄罗斯生产基地
    众高管携经销商杠杆式认购定增股 “不差钱”奥康国际变相股权激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五粮液降价 茅台缘何受殃及
    2014-05-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小兵 ○编辑 邱江

      

      五粮液上周末突然抛出的大幅降价政策,让周一的A股市场白酒股受惊不小。昨日,白酒成为全天跌幅第一的板块。更有意味的是,比起贵州茅台和洋河股份,五粮液作为降价的主角,却不是跌得最惨的。

      至昨日收盘,贵州茅台报147.98元,下跌4.63%,领跌白酒板块;洋河股份报53.53元,下跌4.15%;五粮液报16.4元,下跌2.5%。

      

      五粮液重建价格体系

      17日,五粮液宣布,自5月18日起,将其核心产品52度水晶瓶五粮液(普五)的出厂价调整为609元/瓶,团购价659元/瓶,零售指导价729元/瓶;公司另一款主打产品五粮液1618出厂价调整为659元/瓶,团购价729元/瓶,零价809元/瓶。

      至此,五粮液经销商返利模式宣告瓦解。之前,五粮液的返利策略简单说就是:经销商先按照729元/瓶(据称是五粮液今年4月以来执行的价格)打款,然后五粮液再按经销商销售的数量返利120元/瓶。“如今,经销商直接以609元/瓶打款。”

      显然,重建价格体系,才是五粮液此次价格政策调整的核心。对此,白酒行业咨询师毫不吝啬溢美之词。盛初营销副总李学成称五粮液此举“果断”,并大赞“是一个十分接地气的举措”。他表示,(五粮液)理顺后的市场价格体系在重构后的经销商体系支撑下,将会带来稳定的市场和品牌基础的稳定。“此举打破行业多年来能涨不能跌的定式,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而来自四川壹玖壹玖酒类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陵江提供的大数据显示,去年以来走量最大的白酒品牌前三甲分别是五粮液、茅台和郎酒。“而这些酒恰恰是发生过价格大调整的品牌酒。”因此,业内叫好者表示相信,五粮液此番推出的举措,是经过一年多的市场实践得出的价格体系。

      当然,价格坚守者有之。18日,也就是五粮液价格新政实施首日,茅台股东大会召开。会上,总经理刘自力表态,五粮液调价是企业自身行为;茅台价格体系健康。其潜台词为:其一,五粮液调价不是行业调价;其二,茅台尚不降价。

      

      引发白酒行业争论

      伴随着市场的“用脚投票”,争论越发激烈。

      资本市场似乎很在意“品牌”。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但斌表示,五粮液降价实际上是承认了白酒行业的现实,但对品牌的伤害也很大。他举例说,泸州老窖一直坚守各种办法不愿将1573降价,就是担忧一旦降价,其品牌将再难回到“第一阵营”。

      有投资人定位:茅台、五粮液本来就不该是“大众口粮”,很多人买不起茅台、五粮液,才是它们存在的价值。也有投资人称:一种“品牌”是体现在量上,如可乐、酱油类,股价跟规模走;另一种“品牌”因素在价,如手表、茅台等,股价跟单价走。如果后者放量前者涨价,看上去是利好,但资本市场是不会买账的;反之,一旦前者销量不增后者单价不涨,股价就挂了。因此,茅台、五粮液应该坚守或者提高价格。

      但从事酒品牌策划和营销的专业人士,却持另一种观点。独立酒评人闻理对酒和权利做了一番精彩的比喻:“酒本身也与权力、雄性挂钩。”闻理说,就像法国波尔多列级名庄有拿破仑的“标签”一样,中国的白酒在很长时间内印着“三公消费”的标签,“试想,如果波尔多列级名庄只会指望着拿破仑及其政客们消费,如今也早废了。”因此,闻理认为,中国的白酒企业在“依附发展”后是选择做杨贵妃呢还是武则天?“杨贵妃是夫唱妇随似藤依树;武则天是化藤为树。”换句话说,过去这些年,中国酒企除了借势涨价,真的认真做酒了吗?认真做营销了吗?认真开发潜在市场了吗?所以降价是必然的,不提升自己的价值,被抛弃也是必然的。“关键看降价后公司的战略是什么。降价只是战术。”

      总之,酒业内人士相信:“能卖掉的价格才是好价格。”虚价对行业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