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上市公司的连环并购故事
  • 模塑科技拟募资6.2亿加码民营医院
  • 中国建筑拿下央企优先股首单
  • 保千里作价30亿借壳中达股份
  • 银河投资大股东借道定增输血11.5亿
  •  
    2014年5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6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新闻·公司
    上市公司的连环并购故事
    模塑科技拟募资6.2亿加码民营医院
    中国建筑拿下央企优先股首单
    保千里作价30亿借壳中达股份
    银河投资大股东借道定增输血11.5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市公司的连环并购故事
    2014-05-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今年上半年,已有六家公司在前次并购重组后数月,即告停牌筹划重大事项

      ⊙记者 黄世瑾 ○编辑 孙放

      

      并购重组向来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大片”中的重头戏,而最新迹象显示,一些公司在完成前一轮并购后不久,很快又推出了并购“续集”。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已有六家上市公司在前次并购重组后数月,即告停牌筹划重大事项。在停牌事由中,既有按产业链发展“脚本”步步为营的扩张;也有借上市公司“舞台”撬动资金杠杆实现的滚动并购;更不乏以吸引市场眼球拉抬股价为目的的“狗尾续貂”。

      

      产业链上的“阶梯”并购

      昨日,停牌中的神州信息公告,明确其正在进行中的重大事项为定增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司将于相关事项确定后披露有关结果并复牌。熟悉资本市场的人士马上就会想到,这家原名*ST太光的上市公司刚于去年年底完成重组。通过吸收合并,联想系旗下的神州信息通过借壳登陆A股市场。

      那么,神州信息这次的收购标的是什么呢?据一位接近公司的人士透露,公司进行外延式扩张主要考虑以下三点:首先,与现有业务要具有协同性;其次,标的公司自身需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再次,标的公司未来增长率较高。“神州信息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智慧城市及相关领域,作为对相关业务能力的补充,或者新培育战略性的空白业务,公司就会考虑动用并购手段。”上述人士认为。

      一位资深并购人士表示,登陆资本市场前后,同一家公司完全是两个状态,“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股份作为支付手段,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谁认啊?神州信息在借壳后股价整体处于高位,此时进行股权融资皆大欢喜。”另外,在他看来,上市本身还放大了公司融资的功能,“通过上市公司走出去,可以把这个平台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要数博盈投资。去年底,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相关事宜。今年1月,公司完成并购标的斯太尔动力的交割。4月1日,公司就宣布因重大事项而停牌,随后确认为重大资产重组。作为“德隆旧部”重出江湖的第一单,博盈投资承载着整合控制人旗下动力业务相关资产的重任。在控制一个上市公司平台后,显然为源源不断的资本运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此外,上市公司还可以成为控制人的“资金池”。在斯太尔动力交割完不久,作为定增对象的长沙泽瑞、长沙泽洺就质押了其全部持股。而早在去年12月中旬,公司目前的第一大股东英达钢构就将其八成持股用于质押融资。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定增收购斯太尔动力还包含了大量的现金对价,而交易对方大多无实际业务,其所得资金极可能用于准备新的并购,未来择机再次注入上市公司。“博盈投资完全可能变成一个并购平台,后面的多起并购可能在第一起并购进行中就已经有意向了。”前述并购人士这样评价。

      另一些公司的“第二轮”并购则多了一些无奈的味道。4月29日起停牌的天齐锂业公告了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收购对象,公司拟以1.22亿美元的估值收购银河锂业国际,意在其旗下的银河锂业。标的资产拥有一条产能17000吨/年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该生产线为国内首个全自动化碳酸锂生产线。

      此前,天齐锂业刚刚完成收购锂矿公司泰利森的非公开发行,而标的资产尚未完成交割。前一次收购的过程中,公司面临着国际锂业巨头洛克伍德的争夺,而据消息人士透露,本次收购同样有竞争对象的牵制。为了市场地位与市场份额,天齐锂业需要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外延式扩张。

      

      股价起伏中的炒作迷局

      当然,与产业链的宏大布局相比,另一些公司“重大事项”的重心则偏向股价。去年年底刚刚完成借壳事项的某沪市公司A,又在今年3月初宣布因重大事项停牌,旋即确认该事项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进而在一个月以后确认为拟通过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新业务将涉及媒体和信息技术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借壳后该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建材制造,与新拟进入的媒体和信息技术行业并不存在协同效应。既然如此,为何公司选择在登陆资本市场后不久便展开大跨度的多元化呢?

      有一个现象可以提供线索:由于去年TMT行业的并购此起彼伏,随之而来的市值增长十分可观。今年以来,大量主业为传统制造业的上市公司选择并购影视文化类企业,“表面上是多元化,实际上是希望通过收购,享受文化传媒行业的较高估值。”一位市场人士告诉记者。

      对于通过借壳上市的企业而言,做高股价的动力会比一般公司更强。去年,本报《眼花缭乱的壳费潜规则》一文中就已提及,借壳时上市公司控制权溢价的支付方式中,一种高明而隐性的手法是通过标的资产所处行业等“概念”,刺激借壳方案发布后的股价大涨,从而使原控制人顺利高位离场。前述资深并购人士向记者确认,“我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原股东要求重组后股价至少翻一倍。”

      前述A公司就面临重组后股价涨幅不大的尴尬。由于借壳资产身处传统行业,重组后最大股价涨幅也不足50%。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到今年一季度末,原控制人仍选择“按兵不动”没有套现。而新的并购计划表明,公司新实际控制人没有“辜负”前任的等待,其间“默契”值得玩味。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两家去年发布借壳重组预案的中小板公司B和C身上,两家公司分别在今年3月和4月又因重大事项而停牌。两者对股价上涨的需求比较强烈,C公司股价在停牌前冲至最高点,相对于借壳预案发布前涨幅尚不足一倍;B公司虽然股价从不足3元涨至近8元,但是在高位平台整理后,长期处于无量阴跌状态,“股价整体呈有规律的下行,间或存在为期两天的放量突破,但随后又回到原有的下降趋势,显示高处不胜寒,无人接盘的迹象比较明显。”一位私募人士分析B公司二级市场走势后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两家公司原主要股东均无大规模减持。

      不过,或许是没有前述A公司的“神通广大”,两者的重大事项均与重组无缘,分别仅为小规模收购电商平台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挺奇怪的,理论上这些事项完全可以不停牌。”前述私募人士疑惑。市场也并不接受这些“狗尾续貂”的利好,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两家公司在复牌后纷纷出现加速下跌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