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国泰君安35亿买到上海证券
  • 期指减仓反弹
  • 量能不足影响反弹成色
  • 外资重新加仓“中国概念资产”
  • 定向刺激催生新热点
  • 机构看好电商线下资源重估机会
  • 郑商所发布三大新规完善期市建设
  •  
    2014年6月6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国泰君安35亿买到上海证券
    期指减仓反弹
    量能不足影响反弹成色
    外资重新加仓“中国概念资产”
    定向刺激催生新热点
    机构看好电商线下资源重估机会
    郑商所发布三大新规完善期市建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机构看好电商线下资源重估机会
    2014-06-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屈红燕 ○编辑 梁伟

      

      今年以来电商平台纷纷联手线下实体店,阿里高调入股银泰商业,京东与上万家便利店达成战略合作。机构认为,线上电商经过多年的“野蛮”成长,目前已经进入成长拐点, 寻求线上线下资源整合是打破电商发展瓶颈的最优选择,其中孕育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电商成长拐点隐现

      电商的成长拐点已经隐现,要获得持续成长,电商必须整合线下资源。深圳某知名私募人士认为,“无论是阿里入股银泰,还是京东与上万家便利店合作,都说明电商平台整合线下资源的大幕已经开启,电商的成长速度其实从去年起就开始放慢了,如果要获得持续成长,电商势必挖掘线下与线上的互动机会。”

      平安证券分析师耿邦昊分析认为,模式创新与技术进步推动过去5年电商野蛮生长,但目前开始出现成长拐点。“从2003 年至今的短短十年里,国内网购成长速度惊人,是任何发达国家成熟经验所无法预见的。而随着流量红利时代的逐渐褪去,网购主流品类消费习惯的固化,这些公司规模效应和成长下降开始收敛,综合性平台电商开始出现成长拐点。”

      随着电商出手整合线下资源,长期被看淡的线下资源迎来价值重估和投资机会。上述私募认为,“物流和仓储是电商成本下降的关键环节,但考虑到电商的资本承受能力,自建物流和仓储并不现实,注定了电商必须与线下实体店进行深度合作,这一合作过程可能引发相关上市公司价值重估。”

      耿邦昊则认为,“在这一过程中,线下资源在与电商合作中,不仅占据更多主动权,而且存在重估价值,并最终在资本市场上有所体现。”

      两类机会可关注

      拥有网点优势的便利店和社区超市将首先受益于电商挖潜。京东今年3月中旬与上海、哈尔滨、温州等15余座城市的万余家便利店达成战略合作,快客、好邻居、良友等知名便利店品牌将在信息系统、会员体系、消费信贷体系及服务体系等方面与京东进行深度整合。

      上述私募认为,以便利店、社区超市为代表一批具备网店密度和物流配送资源的企业,虽然目前盈利能力和效率较低,但有望通过与电商合作提高商品采购和精准营销效率,红旗连锁等区域性便利店可被看好,并可能成为最终受益的传统渠道商。

      物流仓储企业也将迎来重估机会。今年3月底,阿里宣布53亿元港币入股银泰商业。国内零售业大佬,黄茂如旗下的茂业物流和*ST商城目前都处于停牌状态,其重组也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在部分私募看来,电商自建成本高昂且效率下滑,物流及仓储企业存在借助电商实现业绩起飞的可能,怡亚通等供应链服务商今年一季度业绩良好,电商对供应链服务商的业绩拉动正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