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国泰君安35亿买到上海证券
  • 期指减仓反弹
  • 量能不足影响反弹成色
  • 外资重新加仓“中国概念资产”
  • 定向刺激催生新热点
  • 机构看好电商线下资源重估机会
  • 郑商所发布三大新规完善期市建设
  •  
    2014年6月6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国泰君安35亿买到上海证券
    期指减仓反弹
    量能不足影响反弹成色
    外资重新加仓“中国概念资产”
    定向刺激催生新热点
    机构看好电商线下资源重估机会
    郑商所发布三大新规完善期市建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资重新加仓“中国概念资产”
    2014-06-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时娜 ○编辑 梁伟

      

      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资产”的信心出现回升。中国香港市场上,直接投资A股的RQFII ETF近日再度出现机构持续净申购,二级市场交投也显著放大。与此同时,外资大行及部分中长线投资者也重返港股市场,吸纳银行H股在内的中资股。

      RQFII A股ETF重获申购

      香港交易所披露的交易公开信息显示,5月29日至6月4日,南方富时中国A50 ETF连续获资金净申购,基金规模增加了1.17亿个基金单位,相当于净流入资金约8亿元人民币;华夏沪深300 A股ETF也于5月29日获资金净申购360万个基金单位,相当于净流入约7900万元人民币。

      交易资料显示,近日RQFII A股ETF不仅获海外机构重新在一级市场申购,二级市场的交投也异常活跃。

      以香港市场规模最大RQFII ETF南方富时中国A50ETF为例,该基金在5月26日到5月30日期间,日均成交量达6.51亿港元,连续多日居港交所ETF成交之冠;6月3日,南方富时中国A50ETF的成交量再创新高,达7.38亿港元,稳居港股ETF成交量第一位。由于买入需求强烈,在港上市的RQFII A股ETF普遍已转为溢价。

      银行H股获机构加仓

      与此同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银行股也再度出现机构增持身影,港交所披露的资料显示,5月27日,摩根大通斥资11.6亿港元加仓了2.34亿股工商银行H股,5月28日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斥资8050万港元增持2300万股徽商银行H股。

      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的外资行分析人士称,内地监管层的新举措有助降低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估值便宜的中资银行板块有交易性机会。此外,出于对包括降准在内的更多“微刺激”政策憧憬,已有部分中线投资者重返港股市场吸纳中资股。

      事实上,不仅是对银行板块,由于过去两个月里内地逐步加大了“微刺激”的力度,加上内地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偏正面,外资机构对内地经济的信心整体呈现回升的趋势。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虽然决策层多次表明可以容忍较低的经济增速、避免推出短期的强刺激政策,但已经提高了铁路投资额度、加快了水利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审批,并且加快拨付棚户区改造资金。如果将这些领域相对2013年的增长均视为新的政策支持,估计这些措施合计将提振今年GDP增长约0.6个百分点。未来几个月,随着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出口增长复苏,预计今年夏季经济增长势头有望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