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温州求解不良贷款困局
  • 支付叠加营销有望成趋势
  • 房地产QDII基金整体领跑
  • 中信银行与BBVA解除排他性协议
  •  
    2014年6月6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财富管理
    温州求解不良贷款困局
    支付叠加营销有望成趋势
    房地产QDII基金整体领跑
    中信银行与BBVA解除排他性协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支付叠加营销有望成趋势
    2014-06-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颜剑 ○编辑 孙忠

      

      在高速发展十年之后,中国支付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支付功能退居基础地位,基于支付之上所叠加出来的营销、类金融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将成为这个行业必争之地。

      支付公司利用支付所独有的信息流、资金流、客户群优势,发力营销市场的趋势已初现端倪。近期,中国银联重金打造的“62儿童消费节”其目标之一或许就在此。也是近期,知名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钱董事长兼CEO关国光也宣布该公司将推出支付叠加营销的服务。

      “精准营销”的市场

      历时3天发放优惠券60余万张,中国银联砸下了两个亿来打造其“62儿童消费节”。

      银联业务运营中心高级主管刘清对记者称,未来类似的营销活动必将常态化运作,而此次项目的运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次“大练兵”。她透露,下半年还将有这种规模的一次大型营销活动。

      “线下商户通过此类活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准营销渠道,他们发出的每一张优惠券最后是否到达消费者手中,是否实现交易,都一目了然。”中国银联市场拓展部助理总经理周巍昆对记者称,“但现在我们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从商户获得营销收益。”

      期望利用支付渠道来实现精准营销的并非只有银联,快钱也是其中的一家公司。快钱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线下商户希望具备电商一样的营销能力,包括准确找到潜在客户,希望每一个广告投入都能带来经济回报,并且希望对消费者进行二次营销。“针对新用户实现精准营销,老用户做到忠诚度的管理,从而带来更多的收入。”

      两个方向 两种模式

      尽管大家都看到了同一个市场的存在,但不意味着他们将采取同样的商业模式。

      自去年7月以来,银联推出“银联钱包”客户端。该客户端成为持卡人下载优惠券、商户发放优惠券的平台,截至5月底,银联钱包下载量突破百万。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银联未来发力线下商户营销市场的重要平台。

      在将优势转化成生产力之时,银联更多的是选择了从持卡人,或者说消费者端入手。“40多亿张银联卡只要有1%左右的持卡人下载银联钱包,其规模是非常巨大的。”通过声势浩大、力度空前的优惠活动吸引持卡人下载银联钱包,是银联砸下两亿重金的重要因素。

      对此,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相比于庞大的持卡人群体,10个月内百万的下载数量,几乎微不足道。这是因为银联自身定位是卡组织,本身并不发卡,而是银行发卡。换句话说,持卡人并非银联用户,银联依旧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将持卡人引流至自己的钱包。

      “按照互联网行业的术语,银联狂砸两亿实际上就是在导入流量,然后将流量分发给商户。”该人士认为,只有在积累巨大的银联钱包用户之后,其为商户提供营销平台的作用才会越来越大,银联也可能因此而获得不菲的收益。

      “快钱的支付+营销的模式采取的是另一套做法”上述人士称,快钱打算让现有的300余万家商户自主发起营销活动,将优惠信息发布在已经拥有巨大流量的平台上。

      “快钱与银联在商户营销服务模式中最关键的还是前端模式不一样,银联是自己拉来消费者,变成流量,然后拉商户进来。而快钱前端的流量则是开放的,利用现有流量的平台,让商户自己发起营销活动,然后按结果来付费。”分析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