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资本市场总有一些穿越熊牛的高成长公司。它们的茁壮生长,有时代因素,亦不乏自身基因;它们的跌宕起伏,是经济晴雨表,更是产业风向标。它们的高成长,在为投资者带来长期丰厚回报的同时,亦砥砺着那些积极向上的中小企业群体。它们是一股生生不息的正能量。
如何去伪存真,挖掘真正的高成长公司?5月29日,由上海证券报社携手西南证券共同举办的2014年“寻找中国成长力上市公司”调研活动在上海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旨在透过复杂多变的市场表象,寻找那些不管环境之善恶,均锐意进取、力争上游的上市公司。
未来数月,我们将陆续走进30家上市公司,为大家提供鲜活、独家的调研报道。我们将在报纸上开设“寻找中国成长力上市公司”栏目,更多相关资讯,则汇集于中国证券网“寻找中国成长力上市公司”网络专题。
⊙记者 宦璐 葛荣根 ○编辑 衡道庆
虽然业绩持续数年增长,但上海凯宝单一产品依赖始终是投资者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直至今年一笔并不起眼的跨界收购出现。
以850万元拿下治疗失眠的中成药“花丹安神合剂”的新药技术和专利权,上海凯宝的这一举动,意味着“痰热清一品独大”引发的市场焦虑,已经倒逼公司着手寻找对症药方。
为捕捉上海凯宝在产品战略上的这种变化,“寻找中国成长力上市公司”调研活动第一站,走进位于上海奉贤的生产基地,与公司高管展开零距离对话。
产品迭代延伸应用领域
作为一家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上海凯宝自创立以来,就以呼吸系统大品种痰热清为主打品种。2013年年报显示,公司痰热清的销售占比达99%以上。
近年来在我国单品药物市场销售排行榜上,以丹红、舒血宁、血栓通等为代表的中药注射剂群体表现分外抢眼,其中最高的单品销售额已逼近50亿元人民币,销售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单品有10个左右。尽管有些产品距离国际上公认的“单品销售达到10亿美元即为重磅产品”的标准还有不小差距,但在医疗服务广覆盖、全民医保蛋糕不断做大的前提下,身带中国烙印的中药注射剂却逐渐显示出超强的市场潜力和活力。
为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教授指出,中药注射剂是最有希望出现重磅药品的领域,它将有力推动中国制药业实现强国梦。
而作为上海凯宝的主打品种,痰热清也在向重磅品种的目标靠近。2013年,痰热清注射液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
上海凯宝总经理王国明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产品已经覆盖医院4000多家,全国目标医院共有1万多家,未来要开拓的空间巨大。此外,各地基药增补政策相继开展,痰热清注射液已进入广东、新疆、广西、辽宁、吉林等省份的基药目录。今年还将有多个省份陆续开始基药招标,在此态势下,痰热清的增长无忧。他透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痰热清注射液在招标中独家优势明显,几乎未受降价影响。
显然,痰热清注射剂作为公司的王牌产品,销售前景相对明朗,但随之而来的隐忧则是:单品“成长的天花板”。
上海凯宝也意识到了这一短板,已将目光转向产品迭代。
产品迭代,其实质是一种源于互联网思维的不断优化产品的过程。王国明对记者坦言,“去年痰热清胶囊就已获批,今年将开始上市销售。此外,公司还启动了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的有效性再评价临床研究。我们正在努力使痰热清注射液、胶囊、口服液等品种合力发展,打造成中药界的重磅产品。”
据悉,上海凯宝痰热清胶囊的生产工作正在顺利推进中,同时也正向物价局申报价格,上市在望。
与此同时,公司正在加大痰热清的安全性再评价、循证医学、药代动力学等多项研究,以提升临床医生的认可。据王国明介绍,公司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合作,“痰热清注射液3万例安全性再评价”项目已正式启动,采用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方法进一步论证痰热清注射液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锁定两大新品方向
在夯实公司拳头产品的同时,上海凯宝多产品战略也在悄然进行。
王国明透露,“公司未来已经瞄准心脑血管和精神类用药,要开发的品种一定会在这两类大市场里寻求。争取近几年研制或通过企业重组获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家的、市场前景好的国家级新药2-5个,以实现多产品驱动的快速发展局面。”
事实上,今年1月,上海凯宝已小试牛刀,以自有资金850万元购买治疗失眠的中成药“花丹安神合剂”。
王国明对记者介绍,新版GMP实施以来,无菌药品截至2013年底通过率只有60%,关停523家,这为已经通过新版GMP认证的制药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为行业重组兼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从产业战略看,上海凯宝将外延拓展的首个项目确定在精神疾病产品上,有较为充分的理由。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统计,目前我国精神疾病患者总数已超过1亿人,重症精神疾病患者人数更是高达1600万人。精神疾病患者数量上升的趋势也刺激了精神疾病用药市场的发展。根据IMS health的最新统计数据,全球精神疾病用药已经超过360亿美元,占药品销售总额的5%。不过,就国内而言,目前精神疾病用药市场规模仍相对较小,用药比例只占总药品市场的不到1/3。随着政策和医疗市场的不断完善,中国精神类用药市场将发生显著变化,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加大。
同时,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专家认为,近年来中成药在精神类药物,尤其是抗抑郁药方面表现不俗。“与化学合成抗抑郁药相比,中成药制剂具有副作用相对较小、多靶点、多功效等优势。”该专家表示,国内中药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抢占精神疾病类药物市场,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并购工作正在加紧做,但也很谨慎。”王国明表示,公司的并购将立足于整个医疗产业,并不局限于中成药。“我们的并购对象,是要与公司形成优势互补的、具有知识产权的独家品种,我们的营销网络很健全,收购这样的品种或企业,能迅速扩大市场规模。”
而上海凯宝充裕的现金储备也为这一战略提供了保障,公司2014年一季报显示,账上的货币现金超过8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