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2009—2014:
    发行改革这5年
  • 新股晒单 7公司展示发行规则变化
  • 打新难获超高收益
    仍会积极准备
  •  
    2014年6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2009—2014:
    发行改革这5年
    新股晒单 7公司展示发行规则变化
    打新难获超高收益
    仍会积极准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打新难获超高收益
    仍会积极准备
    2014-06-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潘圣韬 吴晓婧 ○编辑 梁伟 于勇

      

      IPO第二轮重启箭在弦上,相比年初那轮,此次网下打新规则的微调引起了机构共同关注。

      业内普遍认为,新的回拨机制将网下发行比例下限调至10%,将压低机构网下打新的收益率,打新或难再现年初时的暴利。而打新机构也会更加注重资产配置的需要,而不是盲目参与申购。

      不过,面对孱弱的市场,打新收益依旧是今年较为确定性的机会,可参与打新的混合型基金,受到各路资金追捧,提前结束募集频现江湖。

      

      超低仓位备战打新

      过去几个月中,混合型基金掀起一轮又一轮抢发大潮。3月份以来,45只混合型基金“吸金”超过450亿元。仓位超低的混合型基金,手握重金奔赴新一轮打新“盛宴”。

      昨日,首只托管在券商的公募基金——国联安通盈灵活配置基金,仅发行3个工作日提前募集结束,发行规模超过4亿元。该基金托管在海通证券,这也是海通证券托管的首只公募基金。

      而中海基金此前也发布公告称,中海积极收益混合基金于5月19日开始募集,原定认购截止日为6月6日,决定将该基金的募集截止日提前到5月21日。

      据业内人士透露,正是“瞄上”了打新的确定收益,部分混合型基金实则为券商“定制”产品。虽然一些新基金在发行宣传时,并没有明确指出该基金专门用于打新,但业内人士认为,灵活配置型基金依旧是目前可选的打新最优通道。

      市场对于打新收益率的提升抱以更高的期待,但对于IPO新政所带来的挑战,也需要积极关注基金的应对。如发行方案调整后,以机构为单位、只能有一个报价,将使基金公司利用多个产品梯队报价增加入围概率的做法失效,这意味着,基金公司新股定价能力将更起决定性作用。

      “新规则下,我们肯定会对打新的策略做出调整。”业内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我们会对拟上市公司进行更为深入的调查,筛选出优质标的,并更为准确的询价。”

      

      年初暴利难再现

      对于不少网下打新机构,今年年初的新股盛宴依然记忆犹新。不过因为规则的调整,如此强烈的赚钱效应或许在第二轮重启后将不复存在。

      “至少收益率会下来。”招商证券资产管理部某投资经理认为,按照新的回拨机制,网下最低的发行比率仅为不超过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0%,如果网上认购踊跃,那么毫无疑问网下配售的空间就会被大幅挤压,中签率随之走低。

      少数机构表示,按照年初新股申购的踊跃程度,这样的情况出现概率很大,从而影响到一部分机构参与网下打新的积极性。

      不过机构对此情况并不过分担忧。“本来像年初这样的暴利就是不正常的,现在包括定价等要素也都调整了,即便收益率下来,也是回归原本状态,不可能让申购新股一直处于一种畸形状态。”上述招商证券投资经理表示。

      不少接受采访的机构人士表示,等到IPO正式启动后,他们会积极参与新股申购。广发证券上海玉兰路营业部某高净值客户对记者表示,他目前已经把股票仓位降到了一个很低的位置,从而腾挪出空间来参与新股网下申购。

      这样的现象在机构中也普遍存在。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坚持看好未来打新收益,“不管收益率怎么降,我们判断还是会有一个相对不错的水平,至少是值得我们债基配置的。”

      不过这位基金经理也表示,未来申购新股的高回报率不会是一个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机构将统筹产品配置的需要,来考虑打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