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账户活跃度逼近历史低位 A股投资者在等什么
  • 缩量窄幅震荡
  • 基金关注体育全产业链
  • 下跌空间有限个股获青睐
  • 渐走渐强 市场重心小幅上移
  • 债市不歇 股市难起
  •  
    2014年6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账户活跃度逼近历史低位 A股投资者在等什么
    缩量窄幅震荡
    基金关注体育全产业链
    下跌空间有限个股获青睐
    渐走渐强 市场重心小幅上移
    债市不歇 股市难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债市不歇 股市难起
    2014-06-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阿琪 ○编辑 杨晓坤

      

      定向降准范围扩大一度刺激行情反弹,但伴随IPO重启,A股整体依然缺乏涨升的动力机制。

      我们认为,定向降准范围扩大一方面是经济“微刺激”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缓和银行年中存贷比考核压力的措施之一。对经济、对A股还难以起到扭转预期的作用。虽然各项改革推进的力度很大,但由于目前还处于改革与转型成本的支付期,改革红利释放还处于望梅止渴阶段,如果没有更有力度的维稳政策,现有的“微刺激”还不足以扭转对经济的悲观预期。现阶段的流动性困境是结构性问题,如周期错配、结构错配等,而非总量问题,即使全面降准也效用有限。而新的“猪周期”正促使CPI步入回升轨道,已阻碍了降息的可行性。此外,宏观决策层在年初就宣布不会再施行刺激性的经济政策。因此,经济基本面与更有力度的政策面期望值都不高,股市还缺乏上涨的动力机制。

      从流动性层面来看,经过去年钱荒之后,债券市场已步入新的牛市周期。这显示,基于经济与政策趋势的模糊,今年规模性资金的投资策略是防御第一。大量社会流动性、机构流动性流向债市,也成为股市一直在存量折腾的原因之一。社会流动性在资本市场进行规模性流动的轨迹一直存在“先有债市牛市,后有股市牛市”的规律,其基本逻辑是:当债市牛市形成,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必然会不断收敛,进而导致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降,并促使市场利率水平即各类融资成本的持续下降,企业与经济利润开始回升。债市牛市进入尾声后,无风险收益率不再具有吸引力,债市中的规模性资金不断流出,企业与经济利润开始回升之时,则股市“流动性+基本面”双驱动的牛市基因得以形成,这符合我们年初“市场利率不降,股市牛市难起”的预期。结合当前,市场利率还处于下降初期,企业与经济利润正处于找底阶段,即使股市有3个月左右提前反应的晴雨表周期,所对应的当前股市也应该还处于磨底和找底相结合的时期。期间,由于涨升动力机制还未形成,如偶有阶段性风险因素的释放,股市也会形成“最后一跌”的行情,这与当前A股的整体形势是一致的。

      就6月A股来看,IPO重启、银行年中揽存等仍是行情的制约因素。进入三季度,大多数企业盈利滑降的半年报压力及其形成的盈利预期调降压力,以及非标业务借新还旧被“127号文”阻断后信用风险增大的压力等,也仍是行情的制约因素。因此,区域性拉锯震荡中时有下探,仍是后阶段A股的主旋律。

      当前,全市场均聚焦于IPO重启,我们预期,由于行业成长性预期仍集中在新兴产业,在创业板已有老股已被“兜底翻”后,IPO重启后的新上市公司只要定价不是太高,可能会引发市场弃旧从新的二次“觅宝”。因此,在IPO重启之际,创业板与中小板或存在“弃旧迎新”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