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路演回放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路演回放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财富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市场
  • A7:数据·图表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探秘京城“房虫”部落 说不完的迁徙故事道不尽的楼市兴衰
  • 炒房哲学与择时智慧
  • 记者手记
  •  
    2014年6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资本圈生活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资本圈生活
    探秘京城“房虫”部落 说不完的迁徙故事道不尽的楼市兴衰
    炒房哲学与择时智慧
    记者手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炒房哲学与择时智慧
    2014-06-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于勇

      

      “不少人都知道买楼最重要的是位置(location),其实要战胜市场,能够掌握时机(timing)同样重要,甚至可能更重要。”

      香港著名投资人周显在其所著的《炒楼密码》一书中称,楼市完成一个升跌周期可能长达20年,而在其中只有5至6年适合买楼,一旦错过就要等下一个适合的入市时间,这往往会慢长到超过一般投资者的忍耐力。

      在过去十年北京楼市的“超级牛市”中,北京“房虫”群体通过炒房最终赢得千万身价的故事,看似只是钱多者的“博傻”游戏。但在实际运作中,其操作难度和对则时的判断并不亚于任何一项投资。

      如同在股市中,底部总在极度恐慌中产生,顶部总在人性贪婪中出现一样,尽管北京房价看似一路狂奔上涨,但在个别年份也曾出现断崖性下跌,此时勇于出手者无疑能成为后来的赢家。

      2003年非典时期、2008年底金融危机,2011年底大跌,这是“房虫”记忆中北京房价最有名三个底部,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来势猛跌幅大,但持续时间却均只有几个月,因此对于炒房者而言,“择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择时”,“房虫”们各有自己一套判断。有人认为,最佳的买点往往出现在最后一次降息后,而房价暴涨往往在首次加息前,在楼市乍暖还寒时出手,胜算要远远超过“地王”频现的火爆时期。

      而鑫滔对市场行情判断,来自房子挂出去电话量——市场好的时候,买房的电话不断,你越是加价,对方反而不犹豫了,要立即定房,而市场行情差的时候,你即便一再降价,买家反而躲得越远。

      除了“择时”外,选择合适的房子也很重要。比如,同样是2009年初出手买房,一个人选择购买二环内的房子,一个人选择在燕郊买房,五年半之后的今天,前者的房子涨了五倍,后者只涨了三倍。

      众所周知,一套房子的拿房成本越低,转手卖出后的利润越高,但如何以低成本拿到房子,却考量着“房虫”们的智慧。

      有房虫认为,想淘便宜房还不能错过拍卖房、清盘房和急转房。业主越急于出手,杀价空间也越大。当然,便宜的房子往往都有瑕疵,例如市面上有一套明显低于周边房价的房子,不知情还以为是捡了便宜,实际上可能是套“凶宅”。

      投资回报率也是房虫们关注的重要因素,这直接影响收益。通常小户型的升值潜力也比大户型要大,大社区的房子也要比独栋或小社区的大,而在房价低迷时,“地铁房”、“学区房”更抗跌。

      研究对于炒房者同样重要,每一个成功的“房虫”都身怀绝技。有人对四环内所有著名小区如数家珍,有人擅长钻研政策,对地铁、学区信息非常敏感,有人擅长透过成交数据把脉行情拐点,这正应了《红楼梦》里那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