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路演回放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鸡苗价格触底反弹上扬
    肉鸡养殖业或景气回暖
  • 液化天然气进口大单频签
    油气建设提速带动储运设备需求
  • “机器视觉”技术发展迅猛
    智能机械产业如虎添翼
  • 多空分歧趋白热化
    短期面临方向抉择
  •  
    2014年6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数据·图表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数据·图表
    鸡苗价格触底反弹上扬
    肉鸡养殖业或景气回暖
    液化天然气进口大单频签
    油气建设提速带动储运设备需求
    “机器视觉”技术发展迅猛
    智能机械产业如虎添翼
    多空分歧趋白热化
    短期面临方向抉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液化天然气进口大单频签
    油气建设提速带动储运设备需求
    2014-06-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行业焦点

      6月17日中英签署20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LNG)长期供应框架协议。这是继中俄签订年供300万吨LNG大单后,又一巨额能源进口协议也使得我国进口气源进一步多元化。机构预计,随着LNG进口量的持续增长,国内相关运输、储存设施的建设进度有望加快,设备制造商需求得以提升。另外,发改委公布的首批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示范项目中,也涵盖了引入民资的LNG项目,这使得民企设备商有望获得更多市场空间。

      此次总理访英期间,中海油与英国石油公司(BP)、壳牌在伦敦签署液化天然气(LNG)长期供应框架协议,年供应量150万吨,这个数字约占2013年LNG进口总量的10%。累计金额达200亿美元,约合每立方米0.45美元,稍高于中俄管道天然气价格。

      公开资料显示,中海油在我国LNG进口中占比约72%,进口气源的增加,有助于该公司加大LNG接收站等项目建设。截至2014年5月底,中海油已在广东、福建、上海、浙江、珠海和天津建成投产6个LNG接收站,总接卸能力达2480万吨/年。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海南、深圳、粤东等LNG接收站将于2015年底前相继投产。

      受环保压力以及国内能源结构调整影响,近阶段高层对于LNG鼓励政策频现,国内LNG发展有望驶入快车道。今年5月21日,发改委公布了首批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示范项目,其中LNG相关的接收站、调峰站等项目也涵盖其中。2013年国产LNG平均出厂价格,相比较2012年高出近500元/吨,受高利润的驱动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政策的影响,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民资参与其中。预计2014年将有多个国产LNG项目计划投产,合计年产能约为200亿方。

      与其他清洁能源相比,LNG体积比同质量的天然气小625倍,可用汽车、火车、轮船很方便地将LNG运到没有天然气的地方使用。另外,LNG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城市污染。为治理大气环境污染,国内气化工程正在抓紧推进。应用LNG的公交车、重卡、船舶等行业,不仅可以获得节能减排补贴,相比汽柴油,更节省成本空间。数据显示,目前重卡LNG,相比柴油车,使用成本可降低20-30%。

      总体来看,油气领域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头兵,社会资本的引入将推动LNG项目建设速度。从事储气装备、运输等配套企业,有望获得更多市场订单。

      公司方面,久立特材主营工业用不锈钢管,年产能近10万吨。公司2万吨LNG管重点项目已逐步投产,2013年产量为3000吨,2014年预计在1万吨以上,目前订单饱满。另外,公司核电蒸发器传热管产能为500吨,相关产品订单进展顺利,预计可于今年下半年开始陆续交货。易世达主营余热发电设备,并进军燃气销售、LNG产业链。公司日前公告,通过增资控股海南亚希,布局LNG加气站、油改气等市场。

      (本报数据研究部 刘重才 林奇 编辑 张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