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路演回放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网下新股申购吸金1200亿元 回购利率为机构打新筹资发飙
  • 盘中瞬间被杀跌逾8% 中国人寿千万砸盘来自哪里
  • 招商证券:
    下半年有局部性结构性机会
  • 两新指数即将推出
  • 资金面吃紧 大盘回撤半年线
  • 维持窄幅弱势震荡
  • 热钱涌入小金属股
  • 境外期权市场蓬勃发展
  •  
    2014年6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网下新股申购吸金1200亿元 回购利率为机构打新筹资发飙
    盘中瞬间被杀跌逾8% 中国人寿千万砸盘来自哪里
    招商证券:
    下半年有局部性结构性机会
    两新指数即将推出
    资金面吃紧 大盘回撤半年线
    维持窄幅弱势震荡
    热钱涌入小金属股
    境外期权市场蓬勃发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网下新股申购吸金1200亿元 回购利率为机构打新筹资发飙
    2014-06-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晓宇 ○编辑 梁伟

      网下新股申购吸金1200亿元

      回购利率为机构打新筹资发飙

      ⊙记者 王晓宇 ○编辑 梁伟

      

      昨日是IPO重启第一批4只新股的网上发行日和网下申购缴款日,市场资金面因此陡然紧张起来。面对网下申购入围,一些打新机构变得悲喜交加。

      在取消入围比例上限后,网下申购的入围比例应声而起。入围意味着距离成功竞购股票再近一步,但根据新规,入围机构必须按报价时提交的申购数量和确定的发行价格全额缴纳申购款,这让那些心存侥幸的博概率打新机构犯了愁。统计显示,4只新股合计需筹集的网下资金超过1200亿元。资金从何而来?交易所回购利率的上涨也许就是答案之一。

      6月18日,交易所回购利率全线上涨,GC002早盘跳空高开并快速升至10%,其后维持高位运行。临近尾盘,利率再度飙升,收报12.215%。GC003同样表现不俗,收报9.98%。而GC001拆借利率更是离谱,盘中最高触及30%。

      由于监管层对超募、市盈率等提出较为严格的规定,本轮新股发行价格比较低,普遍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因此,市场普遍认为新股上市会有不错的表现。为了增加中签率,很多机构都是按照申购上限来打新。虽然根据风控要求,机构打新需按照全部打中来预留资金,但事实上,由于1月的示范效应,机构对本次新股入围并未抱太高希望,实际准备资金并不充裕。所以,结果出来后,机构备感压力,这两天都忙着筹钱去了。

      机构筹资压力不言而喻。以飞天诚信为例,公司有效报价对象有69家,总共有249只产品入围。其中,光汇添富基金旗下就有16只产品入围,嘉实基金更多,有23只产品入围,两家公司分别累计申购1.04亿股、1.295亿股,以发行价33.13元/股推算,单是这两家机构为飞天诚信一只新股筹备的资金便超过77亿元。东方证券根据4只新股公布的网下有效认购数量计算,网下入围机构需筹集的资金额超过1200亿元。

      据了解,在手头现金无法足额缴纳申购款时,机构可以将持仓中配备的债券、可转债等债权投资品种作为抵押品,向交易所或银行间市场借钱。不过,机构通过交易所借钱居多。银行间市场只有隔夜、七天品种,而按新股冻结资金周期,2天品种即可。出于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的目的,机构会选择通过交易所正回购期限为2天、3天的国债。

      “交易所市场的流动性一般,单借少数几个品种,就很容易把利率打得很高。这也是短期拆借利率如GC002、GC003昨日飙涨的原因。”上述资管人士表示。

      除了通过交易所回购借钱,一些没有配备债券的股票型产品选择减仓筹钱。

      “股票型基金如果没有配备债券,就只能通过抛售股票的形式来筹备申购款。”某不愿具名的沪上小型基金人士透露,机构入围但不缴款事态严重,会毁了行业信誉,同时还会招致监管层的扣分处罚。股票卖出当天不能转款,所以一些基金周二就在减仓。周二以家电、汽车为代表的基金重仓板块纷纷杀跌,江铃汽车重挫逾5%,其中不乏机构减持的痕迹。

      新股申购推高资金价格跳升会否持续?市场普遍预计或为昙花一现。上述基金人士认为,新股引发的“钱紧”只是短期现象,预计周末价格便会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