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新闻·市场
  • 7:新闻·财富管理
  • 8:调查
  • 9:新闻·公司
  • 10:新闻·公司
  • 11:新闻·公司
  • 12:路演回放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财富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专版
  • B3:股市行情
  • B4:市场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P2P平台呼吁负面清单式管理
    基于行业的支付业务前景巨大
  • 2014“金互联”奖获奖名单
  •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并非零和博弈
  •  
    2014年6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特别报道
    P2P平台呼吁负面清单式管理
    基于行业的支付业务前景巨大
    2014“金互联”奖获奖名单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并非零和博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并非零和博弈
    2014-06-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黄蕾 ○编辑 孙忠

      

      近年来,以P2P、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机构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备受各方关注。与此同时,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也不甘落后,纷纷以不同的姿态,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在双方角力的过程中,关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究竟是“颠覆”还是“融合”的讨论,此起彼伏。在昨日众多业内权威人士云集的“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上,来自银、证、保传统金融领域的高管代表们,再次就这个话题进行了激辩。

      他们所达成的共识是,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关系。准确把握二者的优劣,并做出正确的市场定位,可让互联网金融的便捷与传统金融的稳健优势互补,从而让互联网金融实现“健康成长”。

      

      银证保触“网”众生相

      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近期频频触“网”,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互联网金融千人会秘书长易欢欢深有感触。作为昨日高峰论坛圆桌话题的主持人,他将不少热点话题与疑问抛给了与会的金融机构代表。

      “在这一波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中,银行是不是落伍了?”易欢欢开门见山。

      “应该是落后了。”作为传统银行的代表,浦发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汪素南并没有回避这个敏感话题,相反回答得很坦率。他说,之所以落后,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两种业态的基因不一样,互联网金融是创新的,银行相对是稳健的;其次,监管的环境不一样,银行监管相对比较严格,互联网监管相对比较包容;再者,互联网公司是先向银行开始挑战的,有先发优势,但是不是永远领先也难说,相信银行也会慢慢跟上。他打个了比喻:你可以从网上下载电影看,但也有人喜欢去电影院看,并不代表电影院就是落后的。

      身为兴业银行同业部总经理的郑新林,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降低银行的服务成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互联网给了兴业银行很好的启发。“去年年末,我们也追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大潮,推出了包括‘钱大掌柜’等在内的多个互联网金融产品。我们也在追赶互联网浪潮。”

      不容小觑的互联网力量,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看似固若金汤的保险销售格局。作为互联网保险的投石问路者,国华人寿以“三天一个亿”的淘宝销售额,创下了中国网购单品销售纪录。

      然而,国华人寿总裁付永进在谈及与淘宝合作的过程时透露,“可谓是一波三折”。包括最初与淘宝理念不一,无数次碰撞、磨合后才达成共识;还有与阿里合作的创新金融产品“娱乐宝”,如何被媒体误读为“众筹”产品,直到监管部门实地调研并获明确认可后,才以正视听。

      其实,站在互联网的角度看证券,中山证券副总裁(拟任)马刚亦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在互联网没有出现之前,由于证券交易服务地域化问题,证券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参差不齐,且信息相对闭塞。但当互联网将这种信息不对称消除掉之后,客户寻求性价比更高服务的诉求开始变得强烈。

      然而,在马刚看来,作为传统的证券机构,并没有迅速或很好地在金融结构管理模式上随之而变。这是目前在互联网浪潮中,证券机构面临的挑战之一。他的理解是,诸如营销服务方面的改善,那只是战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不能从一个原本地域割裂的环境下走入一个流程大协作,调动证券机构整体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才是关键所在。

      从产品本身而言,马刚认为,“余额宝”之所以能够一炮而红,主要是流程简化,开户、认购的流程非常简单。这让他想到了“标准化”这个问题,证券机构在这方面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去延展。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谁在标准化这个问题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够做好中小客户的市场。”

      

      用什么逻辑拥抱互联网

      虽然银、证、保机构在过去几年中相继触“网”,但他们始终没有停止过思考: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逻辑去拥抱互联网。

      郑新林率先给出了答案。“兴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上的价值观,一个是开放,一个是分享。”他举例说,如果按照银行的传统观点,银行多数是以物理网点方式进行的,每个物理网点的服务能力差不多辐射网点周边5公里。但是互联网很不一样,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可以在不同的区域、空间以及思维,而与此同时,在一个网站上,或者一个地方能够交互,能够碰撞。“这也是我们拥抱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原因,它有很强的开放度。”

      而与淘宝的多次合作,也让付永进深切感受到:作为保险机构,互联网金融是其不得不面对的选择,但同时在互联网金融合作过程中,金融机构并非一味被动,完全可以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相关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渐次推出,中山证券走出了一条差异化之路。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马刚直言,应该跳出“股票”的传统思维,很多理财领域有很大的空白点,这就是他们的定位。他总结说,互联网是一种思想,作为一个新境界的思想,为中山证券这样的机构提供一个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有别于传统的银、证、保机构,东方财富网在整个互联网金融浪潮中也发生了质的转变。东方财富网董事长其实坦言,“我们本身是做财经网站的,当时上市的时候,主要收入来自于广告和软件。”但在东方财富网拿到基金第三方销售牌照后,销售业绩扶摇直上。

      在其实看来,传统行业基本上仍是靠门店,互联网只是一种应用工具。传统金融机构很少想到,要让一个用户在银行网站停留10分钟或20分钟。但在东方财富网,用户会在停留的10分钟、20分钟的这段时间里了解到,有这个或那个产品在销售。“这就是黏性不同,导致渠道价值被放大。”在这种渠道下,东方财富网的业绩相较去年出现了大幅增长,很大程度取决于对用户价值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