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石贝贝 ○编辑 高山
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运用,推动了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在鼓励和尊重创新的前提下,互联网金融的金融本质属性、以及可能引发的风险等问题也备受瞩目。
19日,来自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学术界的精英们,齐聚由上海证券报社主办的“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合力探寻中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之路。
上海数字化与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计葵生等一批业界知名人士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监管等问题进行梳理和思考。
互联网金融填补了传统金融难以覆盖的空白领域。上海证券报社常务副总编辑樊英利在致开幕辞时表示,过去一年互联网金融取得很大进展,“余额宝”让互联网业积极投身、纷纷加大研发金融产品和移动互联网的力度,2013年互联网金融给中国金融业带来深远影响,2014年互联网金融则进一步创新了内容和广度。针对快速发展的业态,市场期待能够进一步加快监管,通过业界共同努力推动,使中国互联网金融前景更加美好。
尚处于观察期的我国互联网金融,亟需处理好金融创新与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廖岷在主题演讲时说,金融和技术始终在进步,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从提升金融服务的复杂界面和能力、去中介化等两方面持续影响金融。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本质上是互补关系,而非颠覆,互联网金融更多地是渠道、技术的创新,并未改变金融本质。
在现场演讲中,朱晓明说,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传统金融机构始料未及,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撕开了传统金融的壁垒,覆盖大部分传统金融业务内容,金融与互联网未来能够进一步实现跨界合作、取得共赢。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也需要勇气和包容。计葵生认为,互联网金融本质就是解决融资困难问题,推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透明度、做好流动性的目的。
摩根大通银行(中国)前行长、浙大管理学院EMBA中心主任贲圣林在演讲时称,金融的本质就是资金在路上、在途中,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就是提供金融服务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互联网金融是一个金融自由化的进程。
在本次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十余位互联网金融领域精英热烈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包容式监管”、“互联网金融并非零和博弈”两大话题。
本次论坛吸引了数百名投资人及企业家与会,上海证券报社还同时举办了第一届“金互联”颁奖典礼。
论坛特别报道及“金互联”奖榜单详见封四、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