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新闻·市场
  • 7:新闻·财富管理
  • 8:调查
  • 9:新闻·公司
  • 10:新闻·公司
  • 11:新闻·公司
  • 12:路演回放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财富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专版
  • B3:股市行情
  • B4:市场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压倒中技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 中技系崩塌
  •  
    2014年6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压倒中技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技系崩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压倒中技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4-06-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海优道将融来的巨额资金在扣除部分中间人“油水”后,再分批打到中技系上市公司账户,然后神不知鬼不觉通过中间账户汇往中技系手中。而这些资金最终去向何方,以及中技系为何如此之快地陷入资金断裂的绝境,目前尚不得而知

      ⊙记者 夏子航 ○编辑 孙放

      

      成清波及其中技系最终栽在了上海,缘由即是上海优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优道”)涉嫌非法集资案发。近半年多来,因兑付无门,已有来自多地的民间投资者赴上海向公安部门报案。

      上海工商局公开讯息显示,上海优道成立于2009年11月26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业务涉及投资管理、股权投资管理、投资咨询、贸易信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等。自然人股东雷席珍、雷时珍分别出资510万元、490万元,法人代表为杨智琴,其同时还任执行董事。

      与成清波、中技系掌控的其余法人甚至上市公司相似,虽然成清波方面并未直接出面充当股东或法人代表,但长期以来,上海优道一直是成清波、中技系及其关联方的关键资金平台。

      据悉,除本次被正式批捕的成清波外,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在5月份即控制了杨智琴、刘永盛等人。其中,刘永盛正是上海优道诸多民间融资的重要经手人。

      上海优道还有另一关键人物——田盛为,其曾为上海优道监事,并把上海优道、成清波、*ST国创及*ST国创原董事长周剑云“连接”在了一起。

      据查,田盛为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曾在*ST国创担任董事。履历显示,田生于1975年,2004年8月至2008年12月任上海拓布纺织品有限公司业务副总经理; 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任南通奥源服装有限公司上海业务部经理;2010年11月至2012年2月任上海优道业务董事;此后任江苏帝普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而*ST国创原董事长周剑云曾为另一上市公司金飞达董秘,田盛为2009、2010年供职的南通奥源服装有限公司,正是金飞达的全资控股子公司。

      2012年时,上海优道注册资本由最初的10万元增至1000万元,周剑云、田盛为、成清波等逐步展开了借助上海优道平台为中技系融资的计划。

      2012年,上海优道发行了ST成城定增基金,并募集3亿元。此后,富义基金为上海优道成功发行的第二只基金,又名*ST国创定增基金,分别在2012年10月和2013年5月发行了两期,合计募集5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优道先后共成功发行了ST成城定增基金(乾灏基金)、“优盈1号-国创能源定增投资基金”(富义基金)共两期、“优健1号-长宁区云古酒店公寓股权投资基金”、“优盈3号-岳阳恒立定增投资基金”、“优盈2号-博元投资定向增发投资基金”,粗略估算合计募集资金在15亿元左右。这还不包括上海优道采取伪造手段所进行的融资。

      上海优道借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进行民间集资,的确具有较大的欺诈性和吸引力。以“优盈2号-博元投资定向增发投资基金”为例,据其介绍,认购起点50万元起,预期年化收益率(税后)在9%左右,认购超过60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税后)被注明高达13%。其说明书还显示,定增价格与市价间的“套利”空间巨大,而且投资不光有担保,博元投资大股东珠海华信泰还承诺溢价回购。

      但事实是,博元投资今日已公告澄清,与上海优道及相关基金并无任何关联,所谓溢价回购承诺更是无从谈起。

      据了解,上海优道将融来的巨额资金在扣除部分中间人“油水”后,再分批打到中技系上市公司账户,然后神不知鬼不觉通过中间账户汇往中技系手中。而这些资金最终去向何方,以及中技系为何如此之快地陷入资金断裂的绝境,目前尚不得而知。

      但是,在过去的大半年来,随着设立的定增基金先后到期、相关上市公司定增终止或尚未实施,上海优道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兑付危机。

      去年10月,参与ST成城定增基金的投资人都收到一份由中技实业、上海优道所签字盖章的三方补充协议。补充协议约定,鉴于ST成城定向增发仍在报批过程中,无法中途退出,甲方(中技实业)为ST成城大股东,承诺回购丙方(投资人)所持乾灏基金的份额。根据补充协议,中技实业将通过土地转让、抵押等融资方式积极调拨资金,于2013年11月20日,按照约定年利率溢价回购投资人的份额。但到2013年11月末,中技实业并未如约回购。

      如今来看,这可能就是在投资人施加压力后中技系的缓兵之计,诸如此类的“拖字诀”在其他民间集资案中十分常见。实际上,去年下半年,上海优道及中技系即陷入泥潭,在愈来愈多的举报背后,中技系明显无力善后,监管部门也由此逐步盯上成清波及中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