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公司
  • 7:评论
  • 8:路演回放
  • 9:市场
  • 10:市场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投资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人物
  • 四券商首获新三板做市商资格 另有32家已提出申请
  • 四券商谈新三板做市商
  • 转融券扩容完善交易机制 融资为主格局料不变
  • 基金感叹打新是赚“辛苦钱” 关注新股上市初期表现
  •  
    2014年6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四券商首获新三板做市商资格 另有32家已提出申请
    四券商谈新三板做市商
    转融券扩容完善交易机制 融资为主格局料不变
    基金感叹打新是赚“辛苦钱” 关注新股上市初期表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转融券扩容完善交易机制 融资为主格局料不变
    2014-06-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马婧妤 ○编辑 梁伟

      

      今日开始,转融券试点 范围全面扩大,试点券商、标的证券分别增至73家、628只。转融券标的扩大后,标的股票覆盖沪深市场绝大部分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其流通市值达到A股流通市值的七成。

      专家及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虽然转融券扩容增大了做空机制所覆盖股票及投资者的范围,但从境外市场两融业务开展经验及我国市场的发展水平、点位、股票投资价值等情况看,融资大于融券、融资业务为主融券业务为辅的格局不会改变。同时,转融券扩容,将促进转融通业务的进一步完善,使融资融券业务发展步伐匹配。

      融资为主业务格局料不变

      与去年的转融券试点扩大相比,此次转融券扩容后,实现了试点券商、标的股票的大范围覆盖。对此,专家认为,这是完善融资融券机制建设的既定步骤和正常举措,将促进转融通及融资融群业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虽然转融券业务覆盖面扩大,但两融业务以融资为主的格局不会发生改变。

      去年2月底,证金公司正式启动转融券业务试点,首批试点券商11家,标的证券为90只股票。同年9月,转融券试点券商、标的股票分别扩至30家、287只。截至去年底,全市场转融券余额为2.19亿元,分布于21只股票。

      转融券业务试点推出一年来,参与试点的证券公司及标的股票范围有限,转融券成交总体比较清淡。证金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融资余额大幅增长301%,融券规模下降20.4%;静态比较,融资余额是融券余额的139倍,转融资余额是转融券余额的283倍。

      “转融券试点扩大,将推动融资和融券业务平衡发展。”专家表示,我国市场目前融券余额不足融资融券余额的1%,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部分证券公司不能进行转融券,自身可供融券的券源种类和数量有限,投资者也很难接触到做空空间较大的券种,较难在市场下跌时通过融券做空获取投资收益。

      此次试点范围扩大后,绝大部分开展两融业务的券商都能进行转融券,而且绝大部分股票都能通过转融券获得券源,中小盘股票增加较多又会使投资者的融券动能增大,从而有利于活跃融券交易,真正发挥两融双向交易机制的作用。

      专家及市场人士还分析认为,从境外成熟市场来看,在融资与融券制度建设相对完善和平衡的前提下,投资者主要是以融资交易为主,转融资业务规模普遍高于转融券业务。

      我国当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不高,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仅为8倍左右,目前经济基本面总体向好,市场行情整体趋稳,转融券业务试点的扩容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业务格局,以转融资为主的转融通业务格局,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得以维持。

      须强化风险自担意识

      在转融券扩容将促进融券交易活跃的同时,专家也提出,两融业务有放大收益或损失的作用,是一柄“双刃剑”,标的证券的选取并不涉及价值判断,券商开展业务时应加强标股票的风险管理,投资者也应当进一步强化风险自担意识。

      证金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两融业务交易额达6.2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8倍,交易规模已占A股交易额的8.4%,表明两融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重要的基础性交易机制。

      证金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两融交易持续增长,主要可归结为五方面原因:标的证券两次扩容,客户迅速增加,部分标的证券融资买入十分活跃,ETF融资融券交易增长迅速,日内回转交易活跃。

      截至2013年末,两融标的证券已覆盖沪深市场近八成流通市值,客户总数达136.95万户;开展两融业务的券商共84家,展业证券营覆盖营业部总数的86%,84家券商两融余额占净资本的比例达到73.5%,同比增长53个百分点。

      当年,证券公司共实现两融业务收入296.39亿元,同比增长3倍,对全年营收的贡献达到18.6%。

      该负责人介绍,此次转融券标的股票扩容,都是在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范围内选取的,重点考虑股票市值、流动性和换手率等客观指标,并不涉及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判断,券商和投资者应以自选、自负、自担的原则适当选择标的股票,不应以其是否被列为标的股票作为投资行为的依据。

      在此背景下,资深专家提出,券商应当进一步加强标的股票风险管理,包括在合规基础上自主确定、调整标的证券、担保证券及折算率;严格做好客户适当性管理,加强两融客户日常风险管理,及时做好逐日盯市、额度控制和风险提示等工作。

      而投资者则需进一步认识到两融并非代理买卖业务,作为交易机制,可能会放大收益杠杆,也可能会放大投资风险或损失,投资出现亏损时,须自行承担投资损失责任,所以应根据自身投资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自行判断和选择相应标的股票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