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贸区
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扩围至上海市
⊙记者 王媛 ○编辑 孙忠
经过3个多月的“测试”,央行将其眼中最成熟的一项金改政策推广复制,这也是自贸区金改政策首次走向区外。
昨日,央行上海总部宣布,从6月27日起,将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试点,由上海自贸区扩大到上海市。作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之举,将为下一步在全国推进这项改革探索积累经验。
上海外币存款的标杆作用
“在从3月至今先行先试的三个多月时间里,上海市的金融机构也经历了一场利率市场化的测试。”央行上海总部相关人士表示,在自贸区小范围试点后,目前主要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水平都基于上限,且区内区外没明显价差。
作为央行支持自贸区金改首批落地政策之一,今年3月1日,上海自贸区放开300万美元以下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放开的实施对象,是自贸区的居民。
按照央行利率市场化“先贷款后存款,先外币后本币”的四步走路线图,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工作是其中关键一步。设计之初,就是通过在自贸区有限范围内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测试市场,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广复制的同时,监管层也意识到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的溢出效应。
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张新昨日指出,试点扩大后,市场规模大幅扩大,市场影响力显著增强,市场扰动因素有所增加,改革面临的挑战更大,也应清醒地看到,需要更慎重、细致的推进有关工作。
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的外汇存款占全国的七分之一,5月底余额是767亿美元,上海市的外币贷款占全国十分之一,5月底余额是798亿美元。其中,小额外币存款占比26.4%,
“所以,上海市外币存款的定价在全国具有标杆作用。”张新说,这里主要原因是由于涉及上海地区外币的“盘子”比较大,影响范围比较广。同时,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对客户跨省开户,几乎没有限制。所以上海许多法人银行跨省市经营,行内转移定价,这些情况将直接影响中资机构的定价行为,进而影响所在地的市场价格。
业内人士称,由于上海本身的外汇盘子较大,同时跨省开户没有限制,改革的溢出效应比较广泛,所以监管层也在和各家银行交流,希望改革可有序推进,稳妥的把改革在上海推动,并且维持市场秩序稳定。
据悉,试点扩大工作将按照“先单位存款、后个人存款”原则分步实施,实施初期,上海地区金融机构对单位客户外币存款实行自主定价。根据市场运行情况,央行上海总部将择机把个人客户外币存款纳入试点范围。
紧盯存款搬家和利率异动
从3月1日央行放开自贸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至今,据央行上海总部监测,此间,区内区外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没出现明显价差,区内外币存款挂牌价格基本稳定,未出现大规模的跨区跨行存款搬家现象。
在央行看来,维持市场秩序稳定有两个指标。一是外币存款利率不发生大幅异动;二是存款不要发生大规模搬家,既包括各行之间非正当竞争,也不希望行内的跨省市有大规模的搬家。
但未来,紧盯存款搬家和利率异动,依然是央行防范风险的主要任务,对此,近期新成立的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自律组织,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个自律组织最主要的目标就是紧盯存款搬家和利率异动,避免恶性竞争和防范风险。”央行上海总部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自律组织要建立金融机构间良好的信息沟通和协商机制,努力提高外币存款市场运行效率,防止个别成员机构盲目定价或恶意定价。
据悉,该自律组织由15家金融机构组成,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成员构成较为全面。
作为这一自律委员会的轮值会长单位,中行上海分行行长潘岳汉昨日代表各成员单位承诺,将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及时准确报送利率监测数据,对数据真实性负责;同时要密切监测市场波动,主动报告异常交易情况。
记者获悉,根据监管层的设计初衷,希望自律委员会的角色和任务是多层面的,不要成为银行自身利益的维护者,也希望其站在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对接企业贷款服务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