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解预披露
(上接封三)
逾八成公司是民营
83.97%,这是预披露公司群体中的民营企业占比,已足以反映其经济贡献与市场权重。而在成为IPO绝对主力的同时,一些民营企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股独大和所有权、管理权合一的现象,可能成为未来发展升级的羁绊
据记者统计,截至6月27日,待上会的574家预披露公司中,民营企业达到482家,占比83.97%,国有企业仅68家,占比不到八分之一。与十多年前A股的“国”、“民”格局几乎倒挂。对此现象,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认为:“已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的民营企业,有很大的外部融资需求。而资本市场的改革,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相继建立,也为民营企业大开IPO绿灯。民企扎堆上市并不奇怪。”
虽然预披露群体中国企、民企间比例悬殊,但两者都出现有部分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甚至一股独大的现象。暂不考虑多名股东构成一致行动人的情况,仅看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统计显示,在574家预披露企业中,有301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50%以上,而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80%以上的公司有45家,其中,南方传媒、中国核电等5家公司持股高度集中,第一大股东控股达95%以上。
例如,在“国字号”公司中,南方传媒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这两大股东分别持股99%和1%,构成了最为“简洁”的股权结构。即使在IPO完成后,由广东省政府全资控股的广东省出版集团,仍将持有不少于71%的南方传媒股权。与之类似,中国核电、上影股份和知音传媒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97%、95.52%和95%,在新股发行后,也仍将保持占股70%左右的绝对控制地位。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股权高度集中现象,多发生在家族企业和“夫妻店”中。以通用科技为例,预披露文件显示,红豆集团持有公司96.38%股权,该集团控股孙公司红豆投资持有剩余3.62%股份。而在红豆集团背后,周耀庭家族六名成员合计持有69.62%股权。
类似通用科技,以家族成员或夫妻双方高比例持股绝对控制企业的情况,几乎比比皆是。对此现象,李维安指出:“大股东掌握绝对控股地位可能不利公司发展,因为这可能形成股东大会即董事会的情况,很难保证科学决策。企业未来全看大股东‘英明’与否。”在李维安看来,股权相对分散,能形成“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三角关系的权力制衡和利益协调的治理结构,对企业发展较为有利。“相互制衡,才能决策科学。”
持股高度集中的另一个“副产品”就是所有权与管理权合一。如潘锦海作为汇嘉时代持股83%的绝对控股股东,还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控制股东会、董事会和管理层,大权独握。此外,持有达志科技八成股权的蔡志华亦身兼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海洋王的周明杰、通用科技的顾萃等,作为上市公司绝对控股股东(或其家族成员),也都手揽总经理的权柄。
“所有权管理权合一,不仅使公司内部难以形成满足产权兼容条件的团队激励机制,且可能制约公司向外融资。此外,民营公司利用‘夫妻店’、‘家族店’等‘亲缘’来替代现代公司治理的正式制度安排,存在着重大隐患,容易导致公司在日后的控制权纷争中衰落式微,有时不仅不利于调和矛盾,还可能殃及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李维安如此评价这一现象。
TMT行业“人丁兴旺”
截至6月27日,在574家待上会的预披露公司中,来自TMT行业的达120家,占比逾两成,是规模仅次于仪器仪表和机械制造“大家族”的主力集团,且几乎是化工、采掘及钢铁有色、纺织服装等三大传统行业公司家数之和。与之相比,正处于行业拐点的房地产类公司仅有2家预披露。一冷一热间,折射出经济转型的时代特征
“近年来TMT行业群发展非常快,尤其是互联网、影视这些热门方向。而当行业处于快速上升期的时候,企业对资金的依赖程度较高。正如前些年,靠大规模投资‘保增长’时,多有强周期板块的企业择机上市。所以,拟上市公司构成的变化,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现实。”一位资深保荐人对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结构也面临变化。“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未来指数的构成也必将发生质的改变。”沪上一家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据统计,除TMT行业外,仪器仪表及机械制造行业公司达148家,维持占比最高的“地位”。而曾经“人丁兴旺”的采掘及钢铁有色行业仅有38家公司预披露,在已上市公司中占比不低的房地产类公司,更是只有寥寥两家预披露。
“我们认为这既和目前监管层的政策导向有关,也符合这些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前述保荐人告诉记者。
记者在进一步梳理上述预披露公司的财务数据后发现,行业群的业务增长与其规模分布存在一定关联关系。以TMT行业为例,上述120家预披露公司2012年总体营收实现30%的增长,至2013年虽然增速下滑至15.5%,但相比所有574家公司2012、1013年分别实现的17.6%、12.5%的营收增长,其速度优势仍较明显。同时,作为本轮预披露中房地产开发商的代表,中新集团2013年营收与净利却分别下滑4.77%和15.76%。
“很明显,对于处于不同行业周期的企业来说,IPO所提供的功能有重大差别,一些企业是为满足其高速增长和扩张过程中的融资需求,而另一些企业是来找钱救命的。”有机构人士如此表示。